”——每年的11月至12月,以及次年的3月至4月,研究所分两个时间段接受硕士生的申请。
钱余是去年12月底刚办的入职手续,因此,他只能等待来年春季的招生时间。
恰好在钱余入职不久,所里有同事出国进修,并且其归期未定——该研究员手底下也有学生,可他自己又带不走,只好委托研究所帮忙协调。于是钱余“分到”了一名博士、两名硕士。这两男一女,都是才入学不久的。
三名学生手头上都有现成的课题,虽然并非钱余研究的主攻方向,但钱余也能承担起指导的责任,为他们指点迷津——原本“空荡荡”的实验室,总算是增添了几分“人气”。
但钱余依旧需要招收新的学生,和他们一起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项目……
接完了电话,钱余只好先打开电脑,上网看了看自己的主页。
略过最上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及联系方式,钱余直接将鼠标往下拖动:
「研究方向:
聚焦斑马鱼的心血管发育系统——
(1)寻找调控斑马鱼心脏发育的新基因。
(2)筛选斑马鱼心脏损伤相关突变体。」
「教育经历:
2015.09—2020.06,xxx大学,理学博士,发育生物学专业
2011.09—2015.06,xxx大学,理学学士,生物技术专业」
「工作经历:
2023.12—至今,xxx水生发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0.07—2023.11,xxx大学,博士后」
「承担课题: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xxxxxx,2021.01—2023.12,资助金额22万元,已结题,主持。」
最下方则是钱余发表的几篇论文,包括文章署名、题目、发表时间、期刊名称等。
看来所里的工作人员,是觉得他这“研究内容”的版块,写得太过简略了。
钱余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以后招个科研助理之类的。
实际上,但凡浏览网页的“同行们”,稍微看一看钱余发表的文章,就会知道他的研究方向,并不需要辅以长篇大论的文字介绍。再者,对于钱余而言,或许让他去实验室里“搬搬砖”,都比这些“文字工作”要简单得多……
几分钟后,钱余快速写完了一小段文字,算是完成了“任务”:
「心脏是脊椎动物的重要器官。
斑马鱼是经典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与人类的基因组同源性高。斑马鱼培养周期短,且胚胎体外发育、透明可见,可通过研究其心脏等器官组织发育,为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生物分子基础。
与此同时,成年斑马鱼的心脏,具有损伤后完全再生的能力。而人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将无法弥补细胞损伤,会在心脏上留下一道永久的瘢痕。因此,探索斑马鱼的心脏损伤修复机理,能够为人类器官组织的再生研究,提供理论模型。」
钱余把这段读着还算通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发给了研究所的网络主管部门,然后他就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
走出办公室门口,钱余先去了研究所的鱼房,查看自己刚从国内购置的“转基因”鱼苗,并特意拜托鱼房的管理人员,让大伙好生照看。接着他回到办公室,联系了一家熟悉的生物公司,向销售咨询一些关于组学测序的技术服务。打完了电话,钱余又开始查看邮件。在这天剩余的时间里,钱余则一直在翻找文献并仔细阅读,不停地细化着自己的研究项目……
今晚钱余并没有“留守”太长时间,他自认为回去得还挺早。一进家门,钱余就问盛夕:“女儿呢?”
“她今天早就睡啦,可等不了你——这天都要亮了。”
小家伙如今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每天跳蹿得筋疲力尽,玩累了就沉沉地睡去,无忧无虑。
钱余有些失望:“抱歉了,我以后争取早些回来。”
盛夕倒是没有继续埋怨,她反而催促钱余,让他赶紧洗漱。可当盛夕准备入睡的时候,钱余却钻进了书房里。
“你还要忙呀?”
钱余点了点头:“明早开组会,我还有一些学生上交的总结没看完,明天还要——”
“唉,你怎么还是和读研那会儿一样,周周都开‘例行会议’呀。”
钱余无奈地笑了笑:“你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