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行差踏错”,恐后患无穷。
因此,钱余将尹学治做学术的能力,也纳入了考虑的范围。
他究竟该不该留在这儿读博呢?
尹学治的科研能力虽然不差,但钱余总觉得——让自己在研一期末就做出决定,似乎过早了一些。
盛夕忍不住开了口:“说白了,就是看导师有没有能力,让自己手下的学生都顺利毕业,对吧?”
“这只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就这要求还低呀!”
陈幸笑了笑,回答道:“你们想想看,现在这么多人都是研究生毕业,大家去找工作都有一张毕业证。要是大伙的毕业院校差不多,那这最明显的区别啊,就在于应聘者发表的文章上了。”
虽然文章不代表毕业生的全部能力,却是用人单位招聘的考核标准之一。
“导师的科研水平高,他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就高一些。钱余要是有了好文章,毕业后肯定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看着眼前这两张更为成熟的脸庞,陈幸不禁感叹白驹过隙。
“唉,这一晃呀,我们都工作了好几年了。”
“铃铃,铃铃——”
钱余的手机响了,铃声提示着主人,他有几封“新邮件”未读。
钱余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一些硕士生毛遂自荐,给他发来了个人简历,有的学生还附带了几大页的“研究计划”。
看来从明天起,钱余又有了新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