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一寸余心 > 第9章 “过客”(1)

第9章 “过客”(1)

我的一份‘功劳’。”陈幸“大言”不惭,“你顶多是个‘厨房过客’。”

“过客就过客吧。”凌寻东嘴里塞着肉,正吃得不亦乐乎,“跟你们这一桌子的人比起来,我本来就是个‘过客’呀。”

“欸,我也是啊。”盛夕也搭了话——“科研”这两字对于她而言,早已是“昔日之事”了。

钱余和陈幸都笑了:“对对对,你俩都是……”

但郭子昱并没有跟上大伙的“节奏”,他有些好奇,于是问东子:“为什么大家叫你‘过客’呢?”

郭子昱今天是第一次见东子,除了钱余和盛夕,陈幸平时很少提及其他老同学,所以郭子昱并不知晓原因。

东子闻言不免苦笑:“上一次有人问我这问题,是啥时候来着?”

“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钱余记得很清楚。

盛夕也点了点头:“那是我读研之前,过的最后一个暑假……”

2016年7月,盛夕本科毕业。她率先回了家,体验了一把“长辈上班,子女在公园遛鸟”的日子。半个月后,钱余也放了暑假,他趁着宝贵的“两周假期”,每天带着盛夕出去游山玩水。直到某个周日,他俩去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

说是大伙聚会,其实多数人都不在本市。譬如陈幸,她是照例没有暑假的,总是错过与老同学叙旧的机会。

那天钱余和盛夕去得最早,餐馆的包厢里空无一人,只有他们两个“闲人”干坐着。直至半个多小时后,班长、化学课代表等十几个老同学才陆续到场。大伙纷纷聊起了各自的工作,偏偏他和盛夕都搭不上话,显得格格不入。幸好课代表带了个小娃娃到现场,盛夕便和钱余一起逗起了孩子。

凌寻东那天去得最晚,他刚从邻省出差回来,风尘仆仆。班长打趣说要罚酒,东子便顺势将钱余“拉下了水”,还美其名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大伙吃得很开心,课代表不禁感慨:“我们也难得一聚啊……上一次一块儿吃饭,是啥时候来着?”

班长记忆犹新:“大四上学期,2015年过春节那会儿。”他想了想,又朝着钱余和东子说道,“当时你俩可没来啊,都再自罚一杯!”

一年半前,两人还真没到场——正值新春,考研分数刚公布,他俩就忙着复试备考了,哪有时间参加聚会。

“不过东子啊,当年你俩不是一起考的研究生嘛,怎么后来你就出来工作啦?”课代表十分好奇,只听说凌寻东去年突然退了学,却不知缘由。

那时的钱余只能无奈苦笑,他拍了拍身旁的凌寻东,和老同学们说起了昔年旧事。

他和东子自读高中起就抱成一团,所以在2011年夏天,两人填写高考志愿时,也不免相互交流——最终,东子随钱余一起选了与生物相关的专业,携手进了大学。

当年,生物这一行在国内还属于“新兴技术”,各大高校扩招,生物专业的名额只增不减,但在就业层面,却有些千篇一律。

“感觉我们这专业,毕业后工作并不是很好找啊。”凌寻东抱怨道,“就业面太窄,工资也不高。”

钱余点头赞同:“所以我打算考研。”

于是他们从大三开始复习专业课,后来还一起报了考研班。直到两人都考完了试,初试成绩公布当天——钱余的分数比较靠前,排在专业第四名,还算稳妥。可凌寻东就没那么幸运了,英语差两分才过线,他只能另找院校,选择调剂。每天既要复习专业课应付复试,又要时刻关注调剂信息,那段时间对他而言,着实难熬。

“本来嘛,我就是个被‘挑剩’了的,能有个去处就很不错了。”

对于多数考研生而言,奋战到了复试阶段,最终能有导师愿意接收自己,便是“成功上岸”、考研胜利、皆大欢喜了。正如毕业生找工作,一开始志向高远,若能如愿以偿,被好单位录取,自然是再完美不过了。可如果天不遂人愿,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可一再好高骛远。毕竟先找一份工作,解决生存问题才是首要。

凌寻东便是如此——他最终调剂到了一所普通高校,正常入了学。可还没到半个学期,东子就萌生了要退学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