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果起来了,早饭都要做好了,吃完早饭就要上工了。”
程果恨不得直接请假睡一天,但是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第一天就请假不去上工,那自己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混。
认命的爬了起来,董文倩也在郑娟的努力下,被叫醒了。
收拾好被子洗漱完,早饭也做好了。
看到灶台上两碗玉米粥,还有一小碟咸菜,程果有些心累。
难道以后天天顿顿都要吃玉米粥?
只能说程果真相了。
这边的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小麦稻谷。
但是小麦和谷子大部分都要上交,剩下的每人每年也就只能各分几斤。
所以面粉和大米都是要留着过年过节打牙祭,或者有什么事情要办的时候吃的。
平时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粥了。
程果也没有太矫情,三下五除二吃了早饭,洗好自己的碗筷。
锁好房间门,一群人往晒谷场走去。
每天早上都要在场坝点名,调整好工作内容再下地。
昨晚,程果就从王爱国的嘴里知道了,青山村不算大,但是也不小。
一共有300多户人家。
现在每家每户的人不少,基本每家都有好几个劳动力。所以每天上工的人,有1000多人。
这么多人,肯定不能靠村长一个人来管理。
所以,上工的人被分成了8个小组。
每个组的工作强度不同,工分也不同。
公分最高的一天能有10个公分,都是做挑粪,挖地这种费体力的活。
最少的一个组,一天只有4个公分,就是除草捉虫这些简单的工作。
知青点的知青现在还没有人能做10公分的活儿,男生一天也就七八公分,女生一天只能拿六公分。
一到场坝,王爱国郑娟等人就要去自己的小组了。
程果几人还没有分组,只能站在一旁——被点评。
“咋又来这么多知青呀,这年底要分走我们多少粮食呀。”
“就是,这陈大勇不知道怎么当这个村支书的,这些知青啥活儿都做不来,分粮的时候也没见分的少了。”
“说啥糊话呢,我听村长说过了,这是上面的命令,他有啥办法嘛。”
“是呀,我们又没有办法。”
“不过这次这几个知青长得可真好看呢。”
“就是就是,这城里的丫头跟咱们农村的就是不一样呀,你看那小脸多嫩呀。”
“不知道这城里的娃都是吃啥长大的呀,你看,你看中间那个(杨希),那模样多招人呀。”
“我看穿军装的那个(董文倩)才好看呢,你看那身段,肯定好生养。”
“最左边那个(程果本人)也不差呀。”
“拉倒吧,瘦瘦小小的,哪里好了呀,我还是觉得穿军装那个好看。”
“那三个男知青也不差呀,特别是边上那个最高的(周安远)。”
“好啥好呀,我看这些知青都是祸害,这以来,咱们村这些小年轻又要开始闹腾了。”
“得了,何老四家的,不就是你儿子非要娶个女知青吗,这人都进门一年了,咋还看不开呢?”
“哼,你家铁柱今年都二十了吧,你这么喜欢,找马媒婆去帮你说一个知青呀。”
.......
几位话题当事人面面相觑。
程果表面保持微笑,心里给她们一人送了个白眼。
当着面讨论就算了嘛,干嘛还人身攻击呢,说自己坏话也不知道小声一点,想装作听不到都不行呢。
不过分派好工作后,众人就停止了八卦,三三两两的去领农具下地。
八卦随时都可以,但是公分要是少挣了就要少领粮食,这可绝对不行。
至于新来的知青,一向都是先做轻松的活儿。
也不用村长多操心,女知青跟着八小组除草捉虫,男知青去五组帮着浇水。
八小组的组长是村长何红军的弟弟何红民。
把程果三人带到了玉米地,现在玉米已经开始灌浆了,所以不需要捉虫,只是把杂草拔了就好了。
“今天你们三个人任务就是这一块地,一人六行,做不完是要扣工分的。”何红民安排好就去看其他人工作去了。
程果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叹了口气。
还能怎么办呢,干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