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有序地驻留在草叶上,待风而动,落雨似的坠在土地上滋润着待发的生命。泥土里的种子像是一个个的乖孩子,他们接受着晨露的滋润,并以生长作为对露珠的回报。直到他们长的棵棵挺拔参天,也能用自己的枝叶托着晨露,开启新一轮的生命循环。
初光先照,万千流光打上了树冠。再从树冠的枝隙中迸发,在地上留下一处处各式各状的光印,斑驳而灵活。
而蜘蛛将网密密匝匝结在小石山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堪重负的蛛网被水珠压的摇摇欲坠,总给人一种下一秒就要坍塌了的感觉,但蜘蛛却悠闲的驻守在网点,选择视而不见,这好像对它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日中最清新的空气来自于清晨。它会顺着你的呼吸毫不客气的钻入你的鼻腔里,清新清凉又清爽。此时正也是一天中最佳的时刻,“一日之计在于晨”。把清晨过好了,一天都会过的无比顺畅。
花坛里的草叶透着朦胧的阳光,剔透晶莹,绿似翡翠。草与草形成行与行般默契的成排成列;紫苏叶托着月季赫然显出不一样的美;菊花回应着太阳金色的光芒;蜗牛和鼠妇在其间不知疲惫的穿梭,留下微不足道的印记让后面的小生物追随。
空气中还透着冷冽,没有风,看着树像是被冻封似的,没有动感的活性,全然一幅没意思的静态画。待到今日的第一缕清风,才把僵局打破。
朝晨的风华还不止于此。
带着热情奔流的小溪,并没有被一夜的寒冷冻结。甚至还有小鱼群在溪水的宽广里畅快。蚍蜉也在水面上滑行,比枯叶更像一艘小舟。秋叶间隙透过的暖阳,射在水里,打在鱼群的鳞片上,闪闪磷光。渐渐鱼群仿佛离不开了暖阳,从打上光的水面上跃出,欲要直空而上,拥抱太阳。原来,鱼也向光。
没有夏日青翠的浮萍,没有秋日红艳的满江红。但有灵魂的溪水却不显单调。明而净,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灵魂。用它的纯净包容着一切可以包容的东西,或是鱼群,或是落叶,或是人远远丢来的小石子。
放眼空山,漫山遍野缭绕着晨雾,此刻的阳光还不足以驱散雾霭,蒸融水汽。虽无力,却心机地静待足够瓦解这狂妄的白雾的时机。
置身群山,看到的是江山万里茫茫,感到的是连山接水流露出的雄伟。大江大河生生不息,是衍生文明的源流,是创造生命的手笔。这份山河的浩瀚,使人震撼,也使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就会陷入进去,置身其中。颇有一种文人墨客游乐山水中,在山中高歌抒怀,赋诗兴雅的感觉。
随着太阳缓慢的移动,造物的华丽顷刻逝去。这一瞬间的朝华确实给这崭新的一天开了个好头,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们也就不必再约束它自由,让它随心而去。
虽然美好,我们也不必挽留,仍有明日的朝华伴随着你,日日的朝华等待着你。并且不会单调,每天的朝华都有一份独特的色彩搭配,等待你的发掘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