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一家人开始开始做菜,平心而论,金母做菜水平不算太高,最主要就是水平有点不太稳定,忽高忽低的。
一般情况下,她平常心做,都算不错,偶尔还有个惊喜,要是某天她心血来潮,准备给你做个大餐。
警告!得注意了,百分之九十会给你憋大招,难吃的记录会刷新你三观加五官的。
不好吃就算了,但架不住她的蜜汁自信,都说医生不爱吃口味重的,而她老妈恰恰相反,脑洞也很大,啥没见过,没试过的玩意都想尝尝,还必须让兄妹两个捧场。
最让兄妹两个绝望的就是,她妈在美食上的创造力,就连最具创新能力的食堂阿姨都见到她,都得甘拜下风。
托张女士的福,金菀这辈子吃过的大部分奇葩的菜色都是来自她,像是:大肠包榴莲,板蓝根炖牛肉,青椒炒桔子,青菜炒麻花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不会做的。
前段时间金母喜欢上了预制菜,家里那段时间几乎没做过菜,到饭点金母把料包朝水里一丢,到时间拿出来往盘子里一倒,这可把金星给吃的,每天听到老妈叫吃饭就心惊胆战的。
真是两股战战!有这样应付孩子的吗?人家给狗做够饭都比这上心,那对门大黄一星期还能吃上两回卤鸭腿呢,自己天天吃的都是放了不知道到多少防腐剂的隔夜菜。
不过有一说一,偶尔也会开发出成功的新菜品,青西红柿炒鸡蛋,梨子苹果烧肉,味道很不错,一家人都很喜欢。
最近囤货囤了不少做菜的调料包,前几天拿出来用过一回就爱上了,用豉汁酱蒸出来的排骨软烂鲜香,搞得金母认为自己厨艺,现在和大饭店厨师有的一拼。
今天是12月15号了,快到元旦了,m城气温将近38度,这几天某音上一直在传,说是专家说今年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暖冬。
因为长时间没下雨,从没干过的大澄湖的水都干了,河床长成绿油油的草甸,很多摄影博主在那拍出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异域风情大片。
很多地方比这里气温还要高,重市,安市,这些森林覆盖面积广的地方山火频发。
尽管新闻里说今年粮食丰收,粮价上涨,国民gdp持续增长,一副人民生活稳步实现小康的感觉,但还是经常有干旱,山火,高温,群鲸搁浅这样的词出现在热搜榜去。
华国人素来有爱囤物资的习惯,尤其是在本该下雪的季节里,有人把短裙穿出来的时候,逐渐有人发现不对劲,恐慌在民众中逐渐蔓延。
超市里, 几个收银的小姑娘都忙坏了,本来接近年关,人流量就要比平时多很多人,天气越来越热。
平时买三五样东西的小年轻,也开始一提提一袋袋的买东西了,有了前几年口罩的前车之鉴,大家囤起货来得心应手。
不过买的最多的还是方便食物和水,尤其是方便面,几乎上架就被抢空,货架上就剩下某个脚气牌的老坛酸菜面了。
虽说空间囤的东西够他们全家吃一辈子的,但是很多时候,想保护家人,合群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东西,明面上必须过得去,如果不去超市囤物,天灾后却有用不完的物资,难免让人起疑,所以金菀也和大家一起去了,骑着小电炉来来回回搬运。
下午他们准备炖大鹅,m市,天冷了大鹅就得遭殃,这里,四只大鹅已经切成块了,还准备了不少配菜,土豆,豆腐,金针菇,小青菜,每样准备了一盆,两个大铁锨也洗得干干净净放在一旁
今天金星掌勺,金母打下手,金菀则被分配当个烧火丫头,两人一人一把大铁铲,哦,不,是大铁锨。
因为之前在表哥手下学了一段时间,金星的大锅饭厨艺确实不错。
大铁锨抡起来也很给力,很快,锅里大鹅就开始香味四溢,软烂脱骨了,加上土豆粉条等配菜,再配上浸了汤得仙灵小饼子,这小香味搁谁谁受得了呀!
得亏现在大家不缺吃喝,要是末世大家肚子里没半点荤腥的时候,这香味,绝对是引人犯罪!
“妈,都盛出来了,我骑车去给二大爷送一碗。”金菀边用一次性饭盒盛菜边对着屋里喊。
“米饭你们来分装,我还要吃锅巴。”刚才金菀已经把锅里的全部成出来了。
鹅之大,一盆盛不下,总共盛了满满四大盆肉,五十多个小饼子,还有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锅巴要把米饭盛出来才可以做。
金菀一家自从把清单上东西囤差不多了这几天就开始在家做饭,用的都是院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