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被救走后,于梅梅等人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撤退了。我锁好办公室的门,骑上自行车独自回家。一路上,由于身心疲惫,踩着车子倍感吃力。但是,归心似箭的我还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把车轮儿踩得飞转。二十分钟不到,就回到家门口。
进门时已是十一点多钟。小妹还没睡觉。她上前问我,这一回怎么闹得这样狠?我回答她,等一会再跟她讲,我要到园子里去看看我的宝贝们。
我上楼走进百草园。百草园一片寂静,什么也看不清。我拧开电灯开关,园子一下子明亮起来,我的宝贝们都静静地趴在各自的位子上一动也不动。我绕园一圈回到原地后就在我常躺的椅上躺下。我开始在脑子里重新梳理于青青劳动争议案的始末,发现,对于青青来说,这的确是一桩冤案,自始至终,她是无辜的,责任全在我们工厂这一边。如果硬要在于青青身上挑一点疵的话,那就是在工厂改制时,她应该机灵一点,主动来工厂争取自己的利益。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工厂方如何面对自己一手制造的冤案,是勇敢地纠正错误,还于青青一个清白,还是恼羞成怒,将错就错,基至一错到底!对于这个问题,张局长的态度是关键,张局长会如何表态,现在我还不能断定,但是我自己该怎么做,我是十分清楚的。我必须将事情的真相告诉马力和张局长,督促他们改正错误,还于青青以公道,如果他们要一错到底,我必须站在于青青这边,支持她继续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博文!”小妹的声音把沉浸在于青青案件中的我唤醒。
我咳嗽一声以示应答。这时,她已走近我的身边。
“小妹,”我坐起来主动说,“我找到了青青的档案,在死档里找到的!”
“里面有没有青青回厂的东西?”
“有,就是没有见到《两不找协议》。”
“马厂长知道不知道?”
“我才找到的,还没有告诉他。”
“那现在青青的事儿不就解决了?”
“现在还不能这样讲!”
“为什么?”
“《两不找协议》没有找到,按照以往的例子看,也可以给青青扣一顶挂靠单位的帽子,那样,青青还是翻不了案!”
“那怎么办呢?”
“这一回,我再也不能昧着良心干下去了,我要为青青做点什么!”
“你要是早点这样想,不就没有后面这么多麻烦吗?”
“此一时,彼一时。我现在是很后悔,但现在不是吃后悔药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为青青解决问题。我有个想法,明天我俩一道去看看青青,然后,我亲自到社保处为青青办理参保手续。你看怎么样?”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好!”
“你先跟梅梅联系一下。”
“好的。”
吐出我的心声,我如释重负。不一会儿我便安然入睡。
翌日吃完早饭,我和小妹一道先到超市选购礼品,然后小妹开车载着我前往南街探望于青青。
南街变化非常大。从前的棚户房子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唯一没有变的是宝塔小区,几栋八十年代的老楼房夹在现代化的高楼之间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走近小区,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二十多年前被于青青撂在大街上的那一幕。那时,我是多么的尴尬和无奈!然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直到今天才揭晓,则更叫我感到惆怅和唏嘘!命运为什么要如此捉弄我等这样纯真善良的人?
这一回我终于搞清楚,二栋一单元三楼是于青青的家。小妹敲响她家的门。不多时,门开了,一位面容清瘦的老太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她就是于青青的母亲。
“伯母,我是小妹!”小妹说。
“哎呀,是小妹呀,快进来,”于妈妈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转身又喊道,“青青,小妹来啦!”
走进屋里,发现客厅不大,光线很暗,水泥地,石灰墙,没有做任何的修饰,红色的饭桌上放着三四只装着剩菜的盘和碗。连着客厅的是两间房。于妈妈把我们带进其中的一间房里。于青青正从床上坐起来。
小妹连忙走上前去按住于青青说:“不下来,不下来。”
于青青勉强地笑了笑,招呼我说:“博文来啦!”
我冲她点点头。看到她这个样,我心里非常不好受,有心痛,有愧疚,有自责!
万语千言无法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