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存礼虽没有上朝,但每日下朝后都会去勤政殿和宣帝商讨朝事。
二月里的头等大事便是春闱,宣帝忙完了紧要政务,提起了此事:“考生已陆续进京,朕这几日听闻杭州知府与知州之子文章才学都极为不错,你在杭州时,可与他二人结交过?”
各地考生进京后,朝臣们也会去结交举子,看看其中有无可用之才,也能观察一些人的脾性,看看是否堪当大任。
“父皇说的可是邱少扬与龙子杰?”
宣帝政务繁忙,没时间去记那么多名字,经顾存礼提醒,才想起两人的名字:“正是他二人。”
顾存礼如实道:“在杭州时有过几面之缘,才学方面儿臣不清楚,但两人秉性好,心中有大义,若此次能及第,想来也是能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
宣帝闻言点头:“嗯,朕知道了。”他看向顾存礼:“你身子尚未完全恢复,也不别着急忙于公务,有时间就出宫去走走,顺道看看有没有其他还不错的人才。”
春闱除了做文章,考生的口才,人品都是极为重要的。口才在殿试时宣帝能够亲自检验,但人品这个东西,只能是私下了解。
顾存礼本就存着出宫的心思,宣帝此话倒是给了他正当理由,“谢父皇关心,儿臣正有此意。”
见他在病中仍挂念朝事,宣帝心中满意至极,又嘱咐他一番:“朝事虽重要,但身体也是本钱,可不能掉以轻心。”
顾存礼颔首:“儿臣知晓的。”
“若是没事,就回去休息吧,文青之既然暂时不走,就让他再给你调养调养。”
文青之轻松解了太医不能解之剧毒,宣帝对他很是看好,原本遗憾他离开,现如今他不走,哪怕不在宫中当太医,宣帝仍觉得自己多得了个人才。
说起文青之,顾存礼便想到他与昭阳的事,他好言劝了几次,才让昭阳暂时打消了直接去向父皇赐婚的想法,他虽面上不赞同,心中却是已经对文青之认可了大半的,只是事关昭阳一生幸福,他还需再多筹谋一番,至少得等文青之在京城落稳脚跟再说。
他心中想了许多,终是没提昭阳的事,“父皇先忙,儿臣告退。”
许久不曾出宫,顾存礼一出勤政殿,便吩咐在外等着的廷云去准备马车。
“殿下出宫,是要去端王府上吗?”廷云去准备出宫事宜,廷风跟在身边保护。
顾存礼本想说不是,但想到自己受伤这段期间替他承担了许多事情的弟弟,他改了口道:“嗯,先去他府上,剩下的事之后再说。”
左右已经出宫,先关心关心弟弟,然后再带着他一起出门,有他在,他去做其他事也更为方便。
自顾存礼受伤以来,顾存谨接过了他手头的好多事情,好不容易顾存礼好得差不多,开始自己处理后,他总算是又做回了他的闲散王爷,除了偶尔进宫给皇后等人请安,再来关心关心兄长,他几乎就在王府里待着,把他之前没睡好的觉狠狠补回来。
顾存礼过去的时候几近午时,他才起床没多久,在会客的大厅的上首坐着,不停打着哈欠,见到顾存礼,睡眼惺忪地打了招呼:“皇兄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念在他前段时间确实劳累的份上,顾存礼难得没管教他,温和道:“许久没出宫,出来走走,顺道来看看你。”
看他懒散地坐在椅子上,又问:“这是才起来?”
顾存谨哈欠打了一半,闻言闭上嘴巴,坐直身子笑呵呵道:“昨晚和几个好友聚了聚,喝酒点酒,今儿就起晚了些。”
都快用午膳了,这可不是晚了一些,不过顾存礼没想说他,点了点头没再说此事。
“我许久没出宫,用过午膳你陪我出去走走,父皇让我去看看赶考的考生中有没有什么人才,也顺道去看看。”
考生大多都是外地来的,时常会三两成群到一些茶楼约着喝茶讨论文章等,多到这些风雅之地走走,便可观察到很多人。
顾存谨本是想用完午饭继续睡的,但皇兄难得出宫,他只好答应:“考生这么多,我们先去哪儿呢?”
闻言,顾存礼嘴角微扬,看着他笑得笃定:“父皇说了,杭州龙大人与邱大人之子才学在外,我们先去会会他们。”
顾存谨似懂非懂地点头,“皇兄知道他们在何处?”
“邱大人本就是京城人士,在京城也有府邸,不过邱少扬如今不在自家府上。”
“那在哪儿?”顾存谨真诚发问。
“林宗清林大人家。”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