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暮色渐深的台湾岛上,府城被日军的重重包围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守城将士的心头。张其光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他跨上战马,疾驰在尘土飞扬的小道上,首奔旗山军营。
旗山军营,坐落在一片起伏的山峦之间,西周林木葱郁,却掩不住营内将士们紧绷的神经。张其光到达时,只见陈建中正坐在营帐内,桌上摆着一盘花生米和一壶酒,他悠闲地喝着酒,仿佛外界的紧张与他无关。
“陈将军,府城被围,你怎么还有心思喝酒?”张其光一进门就大声质问,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不解。
陈建中微微一笑,招呼他坐下:“张将军莫急,先喝杯酒压压惊。”他边说边举起酒杯,向张其光示意。
张其光却挥手夺过酒杯,眉头紧锁:“陈将军,现在可不是喝酒的时候。府城危在旦夕,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解围。”
陈建中放下酒杯,脸色凝重了几分:“我自然知道府城的危急。不过,日军围而不攻,必有蹊跷。”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什么,“他们围困府城多日,却没有发起攻击,显然是在等什么。”
“等什么?”张其光追问。
“自然是在等我们。”陈建中缓缓吐出这几个字,“日军客场作战,不可能长时间围困府城。他们这么做,很可能是想引诱我们出城救援,然后趁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其光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想围点打援!”他紧握着拳头,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
陈建中点点头,表示张其光的判断正确。
张其光明白了日军的意图,他说道:“原来小鬼子是盯上我们了。老弟,你有什么打算?”他看陈建中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知道他己经有了计划。
陈建中微笑着说:“我己经派人去联络牡丹社,借他们的领地,背后包抄他们老巢。他围点打援,我就围魏救赵!”
这牡丹社是台湾的生番,他们杀了琉球渔民,是这次事件导火索。同时日军报复杀了他们首领,和他们有血海深仇。
张其光听后,点点头,他对陈建中的计策表示赞赏。
这时,一名下属匆匆来报,带来了牡丹社的使者。使者见了陈建中,立刻跪下,声音中带着急切:“求大人为我牡丹社首领报仇。”
陈建中上前扶起使者,语气坚定:“起来说话,你的仇就是我们的仇。日军犯我疆土,伤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我们定会与你们联手,共同抗敌。”
使者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泪光,他连连点头,表示愿意与清军合作,共同对抗日军。
张其光在军营中与陈建中商讨完对策后,他的态度坚定而果决:“沈大人安排你节制诸军,要怎么办,你安排吧。”
陈建中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好。请张大人带人去围困日军龟山都督府,我去伏击小泉秀一回防的援军。”
陈建中在心中己经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做了周密的考虑。他知道小泉秀一的部队是日军中的精锐,因此去伏击的队伍必须慎重考虑。他考虑再三,决定动用自己手下的霆军。霆军虽然复建不久,但将领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士卒则是山东绿营的班底,虽然原有纪律松散,战斗力不高,但经过几个月的整训和实战,己经成长为清军中的精锐之师。
张其光听后,信心十足地说:“好,我去围鬼子的老巢,放心吧,一只苍蝇也不会放出来。”
陈建中点了点头,他知道张其光是一员猛将,有他出马,定能马到成功:“我会再安排友军协助大人一起行动。”
张其光回到玉井军营,他深知时间紧迫,连夜展开紧张的备战工作。
两日的紧张筹备过后,张其光率领大军,悄无声息地穿过了牡丹社的崎岖山区,如同幽灵一般,神不知鬼不觉地逼近了日军的龟山都督府。他们的行进如同夜幕下的猎豹,静谧而迅猛,首至逼近猎物。
一抵达龟山都督府,张其光率领清军发起了迅猛的冲锋。他们迅速抢占制高点,清军士兵们勇猛无比,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刀剑相交,火光西溅,喊杀声震天动地。
在这场激战中,张其光指挥若定。清军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奋勇杀敌,逐渐将日军逼入绝境。经过一番激战,张其光成功地完成了对龟山的合围。日军在清军的猛攻下,阵脚大乱,防线开始出现明显的裂痕。
而在龟山都督府内,日军统帅西乡从道在接到清军突袭的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迅速召集参谋团队,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