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 > 第54章 皇后怀孕

第54章 皇后怀孕

在紫禁城的长春宫内,气氛紧张而沉重。皇后跪在地上,慈禧太后的怒气让整个宫殿的空气都凝固了。宫女安云的额头上带着磕头的红印,皇后怀孕的消息让慈禧太后的命令暂时搁置。

慈禧太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此话当真?”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安云的声音颤抖但坚定:“奴婢万死也不敢欺瞒老佛爷。”

慈禧太后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转向皇后:“后妃怀孕这种大事,为何太医院没上报?”

皇后的脸色苍白,她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只是两个月的月事没来,还不敢声张。”

妇女怀孕早期,在古代确实很难准确确定,不像现代一查血就明白了。

这时,慈安太后匆匆赶到长春宫,她的脸上带着焦急。

原来,皇帝在得知慈禧太后传唤宗人府,意识到可能会对皇后动家法,于是立刻前往钟粹宫搬救兵。

众人见慈安太后到来,纷纷行礼。

慈安太后一到就听到了皇后怀孕的消息,她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快步走到皇后身边,亲自将皇后从地上扶起:“皇后有喜,这是大喜事,快起来。”

慈安太后命太监搬来一张椅子给皇后坐下,关切地说:“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要多加小心。”

慈安太后在慈禧太后旁边坐下,解释自己的来意:“听说宣了宗人府,我来看看。”

慈禧太后审视着皇后,说道:“皇后违背祖宗家法,干预政事,在午门外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所以我把惇王叫来了。”

慈安太后的语气平和,她转向慈禧太后:“皇帝还年轻,皇后在旁边开解一下也无不可,不过祖宗家法后宫确是不能干政的。”

慈禧太后的脸色稍显缓和,但语气仍旧坚定:“我们姐妹俩那是特例,那是在内忧外患不得己的状况下,先帝特赐印信预闻朝事的。有人想有样学样,那朝廷规制岂不全乱套了?”

慈安太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说的是。小辈做的不对的地方,咱们好好教教她们,不要动气。”

慈禧太后沉吟片刻,然后说:“此事还要再计较,先宣太医吧。”

慈禧太后的脸上依旧带着将信将疑的神色,她宣召太医院院使李德利前来确认。

太医院院使李德利匆匆而至,他步入宫中,向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请安后,便奉命为皇后诊脉。

李德利轻手轻脚地为皇后把脉,他的手指轻轻按压在皇后的手腕上,神情专注。诊脉后,他又细致询问了皇后的月事情况。

李德利诊视片刻,缓缓开口:“皇后脉相圆滑,依脉象来看,像是有喜。”

喜脉是滑脉脉象,代表怀孕或其他疾病。脉象往来利索,内向跳动的非常流利,如同珠滚玉盘之状。

慈安太后未曾生育,对于医术中的喜脉之说不甚了解,她责问到:“什么叫像是,妇人怀孕你们搭脉不就能诊断出来吗?”

自从慈禧太后在咸丰六年生下同治,还有个玟嫔在咸丰八年生了个没存活的皇子,宫中己经十六七年没有喜事了。难怪太医和后宫诸人都不知道怀孕的详情。同治也是晚清紫禁城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子了,这是后话。

李德利感受到慈安太后的怀疑,他恭敬回答:“回禀母后皇太后,民间所传喜脉确诊之说,多有夸大。实际上,喜脉也只能断个大概。真正确诊还需结合月事规律和起居注来综合判定。”

慈禧太后听后,立即宣内务府取来皇帝的起居注。内务府不敢怠慢,很快便将起居注呈上。

慈禧太后亲自翻阅起居注,目光锐利,她翻到两月前的记录,果然发现皇帝曾翻了皇后的牌子。

慈安太后在旁瞥了一眼起居注,问李德利:“起居注对得上,那怎么说?”

李德利回道:“若起居注与脉象相合,那皇后八成是有喜了。”

慈安太后白了李德利一眼,对李德利不能完全确诊有点不满。

尽管如此,在场的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欢喜。尤其是慈禧太后,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儿媳妇终究是怀的她的亲孙子,哪个老太太能不高兴呢?

慈禧太后语气变得缓和,对皇后说:“既然如此,皇后便好生回宫休息,传令太医院,要好生照料皇后。”

皇后的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她向两位太后行礼:“谢老佛爷关怀,臣妾定会好生调养。”

慈安太后也露出了笑容:“这是大清之福,皇后要多加保重。”

在两位太后的关怀下,皇后被小心翼翼地扶起,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