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 > 第78章 沈桂芬的复仇

第78章 沈桂芬的复仇

京城的夜色如墨,星斗阑珊。沈桂芬在书房中踱步,眉头紧锁,心中反复思量着陆润庠所言的科场舞弊案。上次户部案件他和宝鋆吃了不小的亏,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次正是一个机会。

沈桂芬想好对策,轻装简行悄然来到了翁同龢的府邸。两人相见,一番寒暄后,沈桂芬便首入主题。

沈桂芬沉声道:“声甫,近日科场舞弊案,你可曾听闻?”

翁同龢微微一怔,随正色道:“略有耳闻,此事非同小可,经笙深夜来访,莫非有新的发现?”

沈桂芬点了点头,将陆润庠所言一一告知。

翁同龢听罢,面色一沉,冷哼一声:“贺寿慈真是无法无天,竟敢在舞弊案中作此手脚。”

沈桂芬叹了口气,道:“今科主考曹本荣乃李鸿藻的得意弟子,贺寿慈与李鸿藻有故交之情。他丁忧不在朝中,贺寿慈自然要帮忙照应。”

翁同龢闻言,冷笑道:“这就是李鸿藻教出的好弟子,真是让人不齿。”

沈桂芬嘴角轻扬,微笑道:“声甫,安抚天下学子的重任,便托付给你了。”

翁同龢听后,毅然拍案而起,声音铿锵有力:“翁某义不容辞!我有一门生在都察院担任御史,我即刻召他前来,此事定当严查不贷!”

沈桂芬心中大定,知道翁同龢此言一出,便是应承下了。

沈桂芬轻轻抿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盏,微笑着说道:"声甫高义,又贵为帝师,入军机是早晚的事。"

他这是答应推荐翁同龢进军机了。翁同龢此前频繁与沈桂芬等人建立联系,正是为了寻求他们的支持,以实现自己进军机处的愿望。

翁同龢闻言,微微一笑,却带着几分自嘲,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军机不满六,满六必有缺。我怎么好去触别人霉头。"

军机处有六个缺,说来也怪,每次满了六人,都会有一人出事。不是病故,就是被罢黜,久而久之就有了军机不满六的说法了。

翁同龢如果这个时候进了军机,不是在咒年老有病的那位吗?所以翁同龢有此一说。

"文中堂己经因病告辞过几次啦,军机处一两年内必要进人。"沈桂芬轻声说道。

翁同龢听了,微微颔首。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沈桂芬这才告辞,夜色中,他的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京城的深巷之中。

两日后,在御书房中,同治面前摆放着御史弹劾曹本荣和贺寿慈的奏章,气氛凝重。皇帝专为此事征询军机大臣意见。

宝鋆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皇上,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之根本,若任由舞弊之事蔓延,将动摇国本。奴才以为,此事必须严查,以正视听。"

沈桂芬紧接着宝鋆的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定:

"皇上,科举的清正不仅关乎朝廷的威严,更关乎天下士子的心。若不彻查,何以面对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臣请皇上明察。"

文祥则默然不语。

同治的目光转向恭王,征询恭王意见。恭王沉声道:“科举是国家的大事,御史弹劾,理应严查。此事关乎朝廷声誉,不可不慎重。”

同治内心踌躇,他对自己在这种贪腐重案前的迟疑也感到诧异。此事明显与李鸿藻的门生故吏有关,查下去必然牵扯众多。

他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对李鸿藻的亲近与信任,这种情感源自自幼跟随李鸿藻学习的岁月,己深入骨髓。

同治只是略一迟疑,正声说道"朕意己决,科举舞弊案必要一查到底,由惇王、沈桂芬和翁同龢会同刑部彻查此案。"

宝鋆和沈桂芬闻言,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决。

沈桂芬再次发言,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迫:

"皇上英明,此案若得彻查,必能清除朝中的腐败之气,重树科举的公正。臣等愿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

话说惇王最近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长久以来,老六、老七在人前风光无限,而他却常被外界视为敦厚却无才的“五爷”,对此,他内心深感不服。

惇王这边又接到了皇帝的新差事,他立刻着手科举徇私舞弊案。他将涉案人员转移到步军统领衙门,确保了调查的严密性和公正性。贺寿慈和曹本荣在被弹劾后,暂时解职回家待审,他们的府邸被严密监视。

在步军统领衙门的大堂内,惇王、沈桂芬和翁同龢三人端坐于堂上,气氛庄严肃穆。张安杰被提审时,情绪激动,当堂翻供,他的声音带着绝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