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朝廷的影响,即使不处分王珪,但也不会再听之任之,这是一个帝王应遵循的底线。
况且王安石又拿出北伐备战来说事,尽管他知道陈升之和王安石是密友,却也无话可说。
赵顼沉默片刻问道:“蔡确情况如何?”
“回禀官家,富弼罢相后,听闻蔡确和王珪关系甚密。”
赵顼一怔,目光立刻变得犀利起来:“是吗?”
“臣不会欺瞒官家。”
赵顼当然明白蔡确和王珪关系密切的含义,这极可能意味着蔡确暗地里已经投靠王珪了。
沉思良久,赵顼点了点头道:“关于首相之事,朕再考虑一下吧!”
......
熙宁二年十二月初三,天子赵顼正式下旨,原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入政事堂,接任曾公亮首相之职,另任命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王陶为御史中丞,司马光不再兼任。
与此同时,赵顼做出御批,认可三司会审的陈景元刺杀案,三名行刺士兵处斩,潘旭无罪释放,并升一级为军都指挥使,已病死狱中的虞侯则追封为武德郎,准其家属厚葬,并赐钱千贯。
王珪势如破竹的官场攻势随着陈升之这匹黑马出任首相戛然而止,这是一次曾公亮和变法派的联手阻击,以三司会审案为切入点,同时曾公亮不惜将御史台让给了变法派,最终成功阻截了王珪咄咄逼人的攻势,使大宋官场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