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老道还欲问话,众人却是饿了多时了,便有话也得先吃了再说。
随即三人拉着闲云老道坐在席中,又将小道童安排在老道旁边,此刻也不讲什么主客礼节了,直接开吃。
毕竟再不开张,菜都快被荀公子吃完了。
因为有荀公子吃相在前,众人也没顾及什么形象,一顿风卷残云,桌上菜便如流水般消耗殆尽。
只是菜吃完了,却并未见得饱,毕竟多来了一个人,量自然就不够了。
见众人意犹未尽,胡道士当即拍板再炒几个菜,从包裹中翻出一堆菜蔬肉类,准备开火。
见状众人怔了一下,心想这胡道士不是个游方道士吗?
怎么更像个闯荡江湖的厨子,随身行李全带的食材吗?
只是吐槽归吐槽,但胡道士的厨艺委实不错,众人也确实想再来点,便纷纷踊跃报名帮忙处理食材。
胡道士却只让众人等着,看他独门厨艺就行。
众人只得作罢——
胡道士做起了饭,桌上等待的几人,姿态却各不相同。
那荀公子正伸着懒腰打哈欠,一副餐后懒散的样子,显然是有些撑了。
而冯姓大汉,由于此回胡道士未让他处理食材,便坐在席上未动弹,只是其身形魁梧,虽并非直挺挺地正襟危坐,其身姿也给人一种大马金刀、凛凛肃立的风范。
只有闲云老道与守拙道童师徒俩,此刻正笑嘻嘻说着悄悄话,似乎观中一下聚了这么多人,使得这师徒俩笑的都多了些。
又过了一阵儿,师徒俩悄悄话说完了,闲云老道似是惦记着先前的事,拉着荀公子到一旁角落里,细细谈起话来。
至于苏宿,他把目光移到了小道童守拙的身上。
小道童此刻正襟危坐,于几个大人之间,企图呈现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但小道童质本淳朴,面色玉润,恰如粉雕玉琢的小瓷娃娃,反而显得更加可爱。
看着这副模样,苏宿顿生喜爱之际,也忽然想起他小时候。
那时他大概和这小道童差不多年岁,只是无这般道观继承,与他师父在各处乡野谋生,风餐雨宿,有活的时候住宿主家,没活就只能找各处荒庙破观留宿了,条件格外艰苦。
恰好那时候,他那不着调的师父,又最喜欢拿各种神鬼故事吓唬他,配合夜间荒庙的景象,给他年幼的心灵留下了不少的阴影。
这时瞧着小道童可爱的模样,苏宿心底恶趣味翻涌,竟生起几分逗弄的心思。
“哎,守拙小师傅,你与你师傅两人在观里,平日里怕不怕啊。”
小道童没想到,此时有人主动和他搭话,下意识的脱口回道:
“啊,怕什么啊。”
“当然是怕鬼啊。”苏宿直接开始起不当人的作为!
“你瞧,这夜晚漆黑,偌大的道观,平日就你与你师父两活人在此,又是山上,就不怕有什么山精野鬼之类的,穿着红衣服,嘴里伸着长长的舌头,然后两只白眼还淌着血,一蹦一跳地来抓小孩,那多吓人啊……”
“..............”
虽然苏宿已经尽力在描述了,但守拙小师傅的脸上,却与苏宿预想中被吓哭的样子截然不同。
小师傅眨巴着大眼睛,沉默地望着苏宿,小脸上凸显出丝丝无奈。
似乎是在无声控诉着,苏宿这异常幼稚的举动。
桌上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苏宿显然想岔了一些事情,他小时候被这些鬼故事吓哭过,所以看到可爱的小孩子,也会恶趣味地去吓一吓。
可并不是所有小孩子,都会被这种故事吓住,这位守拙小道童显然就是吓不住的。
而这个时候,鬼故事一旦吓不住小孩子,那难为情的,就会是自己不当人的那个了。
恰如此时,苏宿一脸的窘迫。
相顾无言,终是守拙小师傅打破了尴尬,主动开口道:
“苏先生,这里是道观,我和师傅是驱邪辟凶的道士,堂中供奉着道尊与祖师,若真有山精野怪,决计是不敢进来的,也捉不了小孩。”
小孩子的声线颇为清脆。
只是这番正经的回答,使得原本就尴尬的苏宿,一时更为讪讪。
只得赧然言道:
“是如此,是我想荒唐了,此处是传承有序的道观,想来周遭是没有什么山精野怪的,是我想荒唐了。”
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