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福是满洲镶黄旗人,这一身武功却是跟四九城里的回民学的。
庆福虽是旗人,家里却是早早破落了,除了几两银子的“铁杆庄稼”维持点生计,几乎就快要像许多破落户旗人一样去赶大车做小买卖了。
旗人到了晚清时分,很多都家里穷的没有第二天的粮食,就是黄带子、红带子的宗室觉罗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去遮遮掩掩地做买卖。
之所以遮掩,是因为清朝规定八旗子弟除了当兵和考试之外,不准做别的职业。但是铁杆庄稼又经常停发或者减发,迫使得这些八旗子弟不得不去做小买卖过活。
清廷其实也是张只眼闭只眼。
后来因为他的根骨好,天赋高,被四九城的回民武师看上了,收做弟子,打熬筋骨,练习武艺,几年下来,他的武功就青出于蓝,竟然在考上武举,而一步登天中了武探花。由于是旗人的缘故,很快就放了一等侍卫的差,虽然还没有授实职,只是担任广东巡抚的戈什哈首领,但未来一个总兵是稳稳跑不掉的。
广东巡抚柏贵也很看重他,并不拿他当个戈什哈头子看待,而是隆而重之地让他做巡抚幕府的武功供奉。
庆福出身贫寒,所以也是拼命努力,为自己以后挣个好功名前途。所以他的出手就愈发狠辣无情。
尤其是对反清的人,无论是天地会还是太平天国、白莲教,甚至是普通人。
南拳北腿,查拳的功夫从来就是以缩、小、绵、软、巧、挫、速、硬、脆、滑诡秘难防,而枪法是又贼又滑,快速狠辣。
庆福面对着陈享,他并不打算像苏秉真一样打败对手就算了,而是准备杀了陈享好大大的震慑一下广东地方的武师高手。
杀一个人对他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尤其是在比武的时候,不就是赔些烧埋银子的事情么?
庆福虽然有杀心,但却十分重视这个对手。
显而易见,这个陈享的武功远在其他两个人之上。
他依照比武的规矩抱了抱拳:“正三品一等侍卫庆福。”
陈享也同样抱拳回道:“佛山团练总教头蔡李佛拳鸿胜馆馆主陈享。”
庆福唰地拉开了架子,抬手单臂就是一枪刺出。
虽说这一招的试探的意味很浓,但招法却是奇快无比,正如一个短拳出击一样,不求击中对方,而是出手打乱对方的出手节奏。
陈享已经不是使用一般的套路枪法,他的枪法早就是烂熟于心,无论哪一招都是他蔡李佛门的枪法。
他一个撤步拧身,避开枪锋所指之处,双手握把,一招下砸。两条枪就恶狠狠撞击在一处。
一声低沉闷响响起,声音并不甚大,却震得两边的观战者气血翻涌,相顾骇然。
陈享和庆福都试暗暗赞叹了一声,因为二人的枪上都是将全身的劲力整合出来,力量都大得不可思议,犹如战场上两员大将纵马狂奔,人借马力,马借人威的出手。
若是一般的武师,在这一招碰撞中,就会脱手扔枪。
跟招数战法无关,纯粹就是力量上一个比拼试探。
两条大枪瞬间就在空中相撞随后绞在一处,都想将对方枪尖给压下或是干脆绞出手去。
往返几个来回,谁也未能如愿。
这个时候二人不约而同抽回掌中枪来都是盘旋如龙朝对方狠狠地抽将过去。
两条大枪又一次交击一处,如雷闷响再次响起。
顿时,仿佛有两条狂怒的惊龙在这按察使司衙门的空地上卷起了无边狂飙。
啪啪闷响一声接一声的响起,那些团练局的教头们全都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目瞪口呆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一个个憋得脸上发青。
他们原以为这两条大枪会使出何等精妙的武艺招式,变化会是何等精微难测。却是不料,这两大高手的枪竟然是如同不懂武艺的莽夫二愣子一样,彼此抽打不休。
其实,这就是陈享武功的高明之处。
一个枪法以精巧变化为主的枪术高手被逼得只能跟他比拼力量,出手之中,动作之间流畅自然到全无破绽可寻,不给对手一点变化反击的余地。
这也是陈享的战略战术之一。
对手既然是武探花,盛名之下无虚士,枪法必定是高明得紧。
自己偏偏又不能在这里,众目睽睽之下杀了他。
那就是迫使对方无法使用精巧的枪法来对敌,而如果论力量,自己这个初入化劲的宗师总不会比对方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