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繁花1987,陶陶也要飞 > 第三十六章 时代的传奇

第三十六章 时代的传奇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正在飞

就像童年看到的

红色的蜻蜓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还要飞

就像现在心目中

红色的蜻蜓

范总和麻老板,也都该算是第一代下海的弄潮儿了。

范总的厂子,还不算自己的,就一个集体企业。

三洋牌风光的时候盲目生产,市场环境变了自然就亏了。

“娇衫”变成了体恤衫,企业最后亏了,公家的钱要还的,最终范总也没剩下多少财产。

火烧丝光棉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众多厂家总会涌入这个市场的。

哪像金玉bb机的壳子,那是有专利的,日本和欧美都申请了。

国内也申请了,不过没什么用。

1990年还没有联网,各地的专利局都是独立运作的。

除非到每个地方都申请专利,不然别人也可以在当地申请专利。

大家都有专利,谁说的算就不是企业的事情了。

金玉bb机的壳子,这种圆弧形状,和核潜艇制造难度一样的。

做bb机外壳的模具,全世界就那几个能生产的,把那几个国家的专利申请了,别人自然无法照着做,这才叫高科技门槛嘛。

范总是产品过时了,麻老板的牌子没打响,也算是殊途同归。

在股市有一句老话儿,凭运气赚的钱,最终会凭技术亏回去。

这其实是概率问题,投机生意嘛,亏了不是很正常嘛。

除非不做,做了早晚都会亏的。

范总和麻老板们,赚钱靠的是时代,运气大于个人努力和个人能力,继续做亏回去也很正常嘛。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有大量的财富传奇故事,也都是时代的传奇,大多数都不是个人的传奇。

真正一个人的传奇,至少也是一个人创造一个行业,这种人是会留在人类历史上的。

现在a先生就在大笔赚钱,还在用高回报率吸纳资金。

人家投入的资金又不是基金自己的,要还的,还要给高额的回报。

市场一旦出现风险,怎么还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类果然从不吸取教训。

靠资金推动的行情,必然会因为资金获利离去结束的。资金不可能源源不断,哪来的钱嘛。

这就好像击鼓传花一样,到你手里,掷出的骰子不一定是多少点,开大才能赚,开小就亏了。

1990年还是公有制为主,很多资金都是出自公家的,过热了肯定会撤出去。

一个文件下来,公家的钱先撤了,散户跑得快也能撤出去。

基金怎么撤?这时候基金只能护盘,保证自己的账面不太难看,根本撤不了。

小伙伴们要是想买基金了,千万要三思而后行。

要想一想,是不是市场已经过热,是不是有风险。

在中国股市,大家排队买的时候,结局往往不好,这一点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应验。

没人要的,有些才是能赚钱的,但更多是真的不值钱。

能赚钱的情况,肯定都是有道理有规律的。

拍拍脑袋胸口一热就赚钱了,想都不要想。

不过这时候赚钱还是容易的,比如一位刘老板吧。

刘老板还是小刘的时候,八十年代初从外地到魔都摆摊为生,赚到第一桶金。

1984年的时候,进入出租车行业。

后来多被非议的出租车公司也是有时代原因的,八十年代只能是公有制的出租车公司,再把出租车的经营承包给个人。

之后沿袭下来,这才有了城市里的出租车公司的制度。

继续说刘老板,这时候还是小刘,八十年代在魔都开出租车一个月赚几千块,正经是个好门路的。

很快,小刘就有了十万块的现金流。

之后赶上魔都股份制改革试点,豫园发股票,小刘买了十万的豫园股票。

再往后,侬们晓得滴,小刘就变成了刘老板了。

好胸弟汪小姐确实赚到钱了,买的豫园股票已经赚了五倍。

汪小姐果然不是傻白甜,一点就透。

陶陶只是略微说了说豫园的净资产比较高,好胸弟汪小姐就懂了,算清豫园的净资产对27号的外贸员很容易的,何况是外汇都能算明白的汪小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