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辰还没启蒙,字不认识几个,但穆府的人已经想到这个情况了,给找的不是正正经经的书,而是带画的册子,看个热闹,让他在马车上有点事做就行。
“姐姐,你认得字吗?”徐辰好奇地看着徐玉宛,她看书的样子好像真的在看啊,跟他在村里看见那些读书人一样。
徐玉宛只迟疑了片刻,就点头,这种事瞒不住:“认识。”
读书人稀少的时代,能认字的人就已经能让人刮目相看了,更别说徐玉宛还是一个女子。
徐辰还小,只觉得姐姐非常厉害,根本没想过徐玉宛会在哪里学会认字。
“我念给你听?”徐玉宛笑吟吟地问道。
“真的吗?”徐辰高兴极了,赶紧在徐玉宛的身边坐好。
徐玉宛将书放在两人的面前,一个个字指着:“我一边念,你一边看,这样看得多了,就更容易记住。”
繁体字,徐玉宛看着还有点不太习惯,念书的时候需要对上号才行,这样的速度刚好适合还不会认字的徐辰。
“姐姐,这个字我认得了。”徐辰指着徐玉宛还没有读出来的字说,“这是壹,上面有这个字,读了好几遍呢。姐姐,对不对?”
徐辰说得没有错,下面那个字就是“壹”。
“对,你认得这个字了。”徐玉宛高兴地肯定徐辰,想不到他接受能力还挺强,只是读过几遍的字,他就能记住样子了。
“这不太难,姐姐,你认字是不是也是这样认识的?”徐辰问。
“嗯,对。”
“难怪,姐姐能认得,我也能认得。你是姐姐,你聪明,我也会聪明。”徐辰肯定地说,觉得他以后一定和姐姐一样,认识那么多字。
徐辰有兴趣学,徐玉宛也就愿意教。
认识字是件好事。
有机会,还是得给徐辰找个专业的启蒙老师,她能教他认字,但实在教不了他写字,光拿着繁体字在那抄都够徐玉宛头疼,更别说默写出来。
眼下是没有这个条件,徐玉宛暂时将此事搁在心上。
银子时不时给他们添炭火、斟茶倒水,看着他们言笑晏晏的样子,她也不由地高兴。
徐辰倚在徐玉宛的身侧,在徐玉宛轻柔的说话声里,慢慢睡着了。
在银子的帮助下,徐玉宛轻手轻脚地将徐辰移到了榻上。
穆少华给他们准备的马车,并没有随意准备,里面有两张可坐可卧的床榻,一张长些,一张短些。
床前面的桌子,带有柜子,里面放着茶具、书本之类的物件,虽然数量不多,但齐全。
一旁的角落里有一小堆炭。
徐玉宛甚至能想到,他们用完了,穆家的人还会添上新的。
换洗的衣服鞋袜放在另一侧的箱子里。
这三日,穆少华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什么都给他们准备了。
不得不说,他对待恩人相当用心了。
银子是没有塌可用的,但是马车上铺着垫子,盖着被子在垫子上睡也能行。
此外,还准备了两个包裹,里面放着一些衣物、水囊等物,一旦有突发情况,要立刻弃马车,能拎着两个包就走。
穆少华考虑得已经不仅仅是周到了。
连预想的情况都准备了应对的办法。
徐玉宛不知道穆少华已经将她视为可结交的人。
“崔述,徐姑娘他们在马车上可待得还习惯?”穆少华随意地问起,“阿辰年幼,若是待不住,就给他找一些能玩耍之物。”
“少主,徐姑娘在给辰少爷念书呢,没听到吵闹声。”崔述每次路过徐玉宛他们的马车,都听到了她念书的声音。
穆少华惊讶地放在他手中的账本:“徐姑娘认得字?”
“是的,徐姑娘念了一会儿书,辰少爷都能识得几个字了。”崔述当时听着也觉得惊奇,忍不住要跟少主提及。
“哦?”穆少华叹道,“徐家姐弟看来都是善学之人啊,如若他们出身好一些,年少成才也不无可能啊。”
“倒也无妨,如今我见到了,自然不能埋没了他们。左右不过花些银两而已,他们想学什么,就让他们学去。”穆少华最不缺的就是钱,“等到了下个城镇,你去买些笔墨纸砚,给他们备上。”
“是,少主。”
“问问徐姑娘有什么趁手的乐器,一并给她买了。”
“是,少主。”
“阿辰才六岁。”穆少华想起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