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少华给的银票,就是穆家钱庄的,兑换起来很爽快。
散碎的银两,徐玉宛只兑换了十两。
这一百两是借的,不能随便乱花,即便穆少华不急着要她还,她也得省着花,现在她没有任何进项,总不能隔三差五地跟穆少华要钱花。
每伸手一次,就是对人情的消耗。
徐玉宛先去了药店,她打算在慈镇逛一逛,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买药材。
“客官,看病还是抓药?”药店的学徒看见徐玉宛进来,就问了她一句。
“我买药。”
药店里人不多,眼前是一排排的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着纸,上面写着各种药材的名称,徐玉宛扫了一圈,没看到自己想买的药材。
“客官,可有药方?”药店的人问道。
徐玉宛摇头:“没有,我想买枳椇子,有吗?”
“什么东西?”
“枳椇子呀。”徐玉宛惊奇了,俗称各式各样,但枳椇子是通用的药材名称啊,怎么会不知道?
“客官,你买的是药材吗?我们这好像没有这一味药,是不是弄错了?”抓药的学徒每天都面对这些药,他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什么药材在什么地方。
枳椇子,他着实是第一次听到。
“你不知道枳椇子是什么?”徐玉宛尝试地问,“那,拐枣呢?”
其实枳椇子和拐枣不算是同一个东西,枳椇子是长在拐枣上的坚硬种子。
“客官,小店没有。”学徒哭笑不得,“你说的是拐枣,有个枣字,那应该不是药材,是水果?”
徐玉宛无语了。
“大夫呢,帮我问问大夫。”徐玉宛不相信这个学徒的能力了,怎么会有连枳椇子都不认识的人。
“你找大夫,他也是这个回答。”学徒有种被人轻视的感觉,他在这里学了三年,医术还没有学好,但这药材他比大夫都懂!
见徐玉宛一副不信的样子,学徒气急:“你要找大夫,需要诊金十文……”
徐玉宛一听,果断不找了:“我就想买个药,不必要了。你真不知道枳椇子是什么?”
“从未听闻。”
“……”徐玉宛觉得有些奇怪,换了一个说法,“我想买醒酒的药材,让人喝酒不容易醉的。”
“醒酒的药有葛根、草果……”学徒如数家珍,“如果要更好的,还有灵芝,不过价格要贵一些。”
徐玉宛知道那些药材也有醒酒之用,但她要的只是枳椇子。
有种说法,叫“千杯不醉枳椇子”,就是把枳椇子嚼碎,放在腮帮子处,喝酒的时候,让酒水从那过一下,酒量能翻倍。
宋翊的一杯倒至少能变成三杯倒。
别的药材没有这个好用,葛根之类,都是有助于减轻宿醉的状态。
“我只要枳椇子。”
药店学徒久久地望着徐玉宛,不再争辩有没有这种药了,只道:“没有枳椇子。”
他竟然也有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
真是前所未遇。
这么常见的东西,竟然没有?
徐玉宛百思不得其解。
她想着或许是这个药店没有,一连又找了三家,回答都和第一家一样。
没听过枳椇子这种东西。
一下子,徐玉宛都觉得是不是她给记错了,不是叫这个。
不叫枳椇子,那叫什么?
徐玉宛沉默地打开百亿物资市场,这里应有尽有,她在药草那一类中,很快就找到了枳椇子这种药材。
明明有啊。
枳椇子没错啊。
徐玉宛心里升起一股怪异之感,怎么会这样?
莫非作者构建的书中世界,和现实中不太一样?
可是,这种背景如果要作者事无巨细的写明,太不可能了吧?现实中存在的东西,书中也应该有才对。
除非枳椇子另有他用,不得不拎出来,给枳椇子设立新的背景。
有的文,为了让笔下的人物用山药土豆猪下水等等赚钱,就会在背景里设定,这种东西没有被人发现过,或者是没人吃,书中才能顺利展开用这些东西赚钱的情节。
书里,出现与常识相悖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徐玉宛不纠结了。
药店没有,但百亿物资市场有。
【枳椇子:兑换一两积分需50点】
比粮食贵了四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