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只在病床上度过,还望皇上可以让我去大明其他地方转转。”
朱棣说“好吧,记住,一定要保重身体。”
麻那说“放心吧皇上,我一定会的。”
朱棣安排郑和陪同麻那到全国各地游玩。
郑和先带麻那来到南京的秦淮河,郑和说“六朝金粉、十里秦淮。秦淮河是南京的风韵和魅力,来到秦淮,才可知南京之美。”
郑和带麻那来到秦淮河畔的怡香院里听曲。怡香院里演奏的人正是王丽娴。
麻那说“这姑娘我记得,在浡泥的时候她在宴会上表演过。”
郑和说“没错,她可是这十里秦淮的头牌花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最擅长笛子。今天,你就忘掉烦恼,好好欣赏音乐吧。”
王丽娴一曲《春到江南》奏罢,麻那不禁欢声鼓掌叫好。
王丽娴见是麻那和郑和,连忙走下台去,说“国王陛下,郑大人,欢迎二位大驾光临。”
麻那用生疏的中文说“我在这只是一个大明的客人,不是什么国王,不必拘束。你刚才的演奏很精彩。”
郑和说“丽娴,别来无恙,麻那来大明做客,我带他四处走走。”
王丽娴说“恕我招待不周,请问你们想听什么曲子?”
麻那说“允许我提一个小小的请求,请问姑娘你能演奏一曲我南洋家乡的曲子吗?”
王丽娴说“没问题,我尽力。”
王丽娴回忆着自己在南洋听过的乐曲、看过的舞蹈,凭借着自己的乐感,开始了即兴演奏。台下的观众突然发觉曲风有变,顿时议论纷纷。
麻那听着王丽娴的演奏,不禁对郑和说“这个曲子好。”
王丽娴演奏完毕,说“今天有两位贵客登临怡香院,他们分别是南洋浡泥国国王麻那和下西洋总兵官郑和大人。这首曲子是我用中国风曲调结合南洋曲风即兴创作的,就叫它《南洋飘遍中国风》吧。”
“外国的国王,下西洋的郑总兵,了不起呀。”台下客人议论纷纷。
王丽娴问麻那“怎么样,陛下可否满意?”
麻那说“太棒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家乡的曲调和大明的风情结合的音乐呢,真好!”
王丽娴说“多谢陛下夸奖,以后陛下若再来大明,可一定要来赏光。”
“嗯嗯,一定。”麻那说。
离开怡香院,郑和又带麻那游玩了秦淮河的其他歌楼,又逛了夫子庙小吃摊。其后几天,郑和又带麻那游玩了鸡鸣寺、玄武湖、紫金山等南京的风景名胜。然后又去了镇江、湖州、苏州、杭州等地。
在杭州的西湖,麻那对郑和说“郑大人,我实话告诉你,我这个病其实在一天天恶化,昨天晚上我咳嗽都咳出血了,看来这病现已侵入肺脾,我觉得我已时日无多,我向皇上说想着在大明旅游也是想在有生之年能多多看看大明。”
郑和精通医术,听麻那说咳嗽带血,便已知无力回天。
郑和说“国王陛下,臣会带你多去些地方,你就好好欣赏美景,享受生活便好。你看这西湖的雷峰塔、断桥、三潭印月,多漂亮呀。”
麻那眼含泪水,点了点头,说“嗯,能来到大明,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不知不觉,已至深秋,郑和也带麻那结束了旅程,返回南京。
麻那见到朱棣,说“皇上,我的病我清楚,我可能已然时日无多,但我已经很知足了,亲眼见证陈祖义伏法、又见证了浡泥和大明缔约、来到大明,领略了大明的美丽江山,我死而无憾。”
朱棣说“请恕我大明未能治愈你的体疾,你还有什么愿望,朕一定尽全力去帮你实现。”
麻那说“大明之于浡泥,既是友邦,亦是恩人。我已递交国书,浡泥举国归附大明,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我麻那此生无悔葬于大明的土地。”
朱棣说“朕一定会以王侯之礼厚葬浡泥国王的。”
麻那说“那我麻那也可以瞑目安详地走了。”
金秋十月的一天,会同馆门前飘满了金色的落叶,麻那在这一天于会同馆病逝。永乐皇帝朱棣下令辍朝三日,追封麻那为恭顺王,厚葬于南京。
浡泥国王墓是在中国仅存的两处外国国王的陵墓,麻那国王见证了大明与浡泥的世代友好,而这座陵墓历经几百年依旧在向世人诉说着中国那开放的胸襟和礼遇万邦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