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呢。我先让三宝和那姑娘交往着,说不定三宝能回心转意呢。”
朱棣说“这样最好,有劳皇后了。”
那姑娘约郑和在秦淮河见面,姑娘给郑和买了一块桂花糕。郑和说“谢谢姑娘,敢问姑娘贵姓?”
姑娘说“小女姓陈,京城人氏。”
郑和说“陈姑娘,好啊。可是你可否知道郑和已有意中人呢?”
陈姑娘说“这个皇后娘娘没有跟我说,不过昨天在乾清宫小女听皇后说也略知一二,好像郑大人的意中人来自遥远的南洋。”
郑和说“确实是这样,她是我在下西洋途中认识的,郑和已经心有所属,我不想辜负了姑娘的一片心意。”
陈姑娘说“方才听娘娘说她不同意大人去娶那个南洋姑娘,而且小女也确实对大人略有心意,咱们,咱们何尝不可先交往试试呢?”
郑和刚想说,陈姑娘就打断了郑和的话,说“大人,你看那里有花灯,一起去看看吧。”
郑和话没说出口就被那小姑娘给拉着去了闹市。陈姑娘一路上给郑和介绍各种彩灯还说着自己有意思的事情,可是郑和却一直高兴不起来,只得笑笑应付,郑和明白,他和眼前这个姑娘是不可能的,陈姑娘越热情做的越多,他就越觉得对不起陈姑娘。
不知不觉,已至深夜,陈姑娘将郑和送到了宫中的住处,自己便去到养心殿面见皇后去了。
徐妙云问陈姑娘说“今天是你和他约会的第一天,怎么样,他怎么说?”
陈姑娘摇了摇头,说“郑大人跟臣妾说他还是忘不掉那个南洋姑娘,不过这才刚开始,臣妾会努力的。”
徐妙云略带愁容,说“嗯咱们慢慢来,你一定要和他多多培养感情,我相信他郑和最后一定会改变心意的。我还就不信了,咱大明的好姑娘不如她一个南洋妞。”
送走陈姑娘后,徐妙云找到朱棣,朱棣对徐妙云说“怎么样,陈姑娘三宝可还满意?”
徐妙云说“我真不知道三宝在国外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就对那个南洋妞念念不忘。”
朱棣放下书卷站起身来说“看来情况是不理想了,没事,既然人是你选的,那我就相信你。”
其后的几天里,陈姑娘经常会约郑和出来,带郑和逛庙会,看花灯,游画舫。郑和没办法,只得跟着陈姑娘一起。
有一天,陈姑娘恰巧带郑和来到了怡香院,王丽娴一眼认出了郑和,等陈姑娘出去买点心的时候,王丽娴倒了一杯酒放到郑和的桌子上,顺势坐下,说“郑大人,有心事?”
郑和点点头,说“确实,不瞒你说,皇上和皇后不答应我的婚事,要我娶刚才坐在我旁边的那个姑娘。我这正发愁呢。”
王丽娴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郑大人,您是说巴厘岛的莎娜儿吧。您本生长在深宫庭院,是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爱情的,但是,您下了西洋,见到了异域的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您想追求自己的爱情。小女只是一介歌妓,本没有资格对朝廷命官妄加评议,可是既然小女跟您下了西洋,咱们曾经同甘共苦,作为朋友,我只想问您,您爱莎娜儿吗?”
郑和说“我无法忘记莎娜儿,现在你说让我娶谁我都不会愿意,我郑和敢保证,这辈子我只认莎娜儿。我郑和笃定,她就是我此生最对的人。”
王丽娴听后点了点头,继续说“郑大人,我再问您,如果您没有遇见莎娜儿,您会喜欢那个姑娘吗?”
郑和说“也许会。”
王丽娴说“明白了,郑大人,交给我吧,待会那姑娘来了我跟她说,女人之间毕竟还是好沟通的。”
陈姑娘买了点心回来,发现郑和不见了,看到王丽娴坐在那边,便问道“姑娘,请问您有没有看到刚才坐在我身边的那个男人?”
王丽娴打了个手势示意陈姑娘坐下,把酒杯推到陈姑娘面前,说“咱们都是女人,我也就直说了吧,我是跟随郑大人下西洋的部下,他对莎娜儿什么感情我最清楚。莎娜儿原本被南洋大海盗陈祖义蒙骗,是郑大人剿灭海盗救出的莎娜儿,莎娜儿受过感情的伤,此生只认郑大人一人,而郑大人和莎娜儿有过约定,此生只娶莎娜儿一人,我清楚郑大人的为人,他是不会失约的。”
陈姑娘听后低下了头说“那,那郑大人真的对我一点感觉也没有吗?”
王丽娴拿了支毛笔,写下了两句话:
路遥车马慢,一生爱一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陈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