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兵被打的节节败退。
汤和见势‘不妙’,趁着元军暂停败退的空挡,急忙把先锋军的弟兄们撤下来。
开玩笑,要是再让先锋军的弟兄们打一会,说不定元军就放弃攻城了。
在夕阳的余晖下,元军士兵卷土重来,把云梯和吕公车当做跳板,与朱家军的士兵全面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白刃战,残酷的肉搏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士兵早已经打出了真火,他们纷纷抛弃了远程武器,只剩下手中的刀剑,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朱家军的重装士兵兵虽然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在这场白刃战中,他们厚重的全身铠甲和重锤却成了体力消耗催化剂。
不过在他们的体力耗尽之前,元军是没有办法占领城头的。
和先锋军的重装士兵们相反,普通的朱家军士兵们身形矫健,动作敏捷,他们手持锋利的刀剑,如同猛虎下山,直扑元军而去。
朱家军的将领们身先士卒,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兵器,带领士兵们不断冲击着登上城头的元军士兵。
每一次挥剑,都伴随着一声惨叫,元军的士兵纷纷倒下。
朱家军的士兵们配合十分默契,他们有的负责冲锋陷阵驱赶逼退登上城头的元军,有的则负责保护战友,有的则专门负责对失去战斗力的元军士兵进行补刀。
元军的精锐士兵虽然试图利用吕公车的优势进行源源不断的增兵,但在这仅有的狭窄的战场上,他们的人数优势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相反,朱家军的士兵们利用地形和人数优势,将每个从吕公车上下来的元兵团团围住,几乎每一个从吕公车上下来的元兵都要同时面对三四个朱家军士兵的合击。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元军的士兵在朱家军的围攻下,损失惨重。
只因·帖木儿见势不妙,急忙下令让城下的撞城部队加快速度,试图撞开城门开辟第二战场。
然而,汤和早已经让朱家军的士兵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在城门后堆积了大量的石块沙土,并且把城门的缝隙塞满砂石泥土,增加阻力,因此元军的撞城部队注定是徒劳的。
随着时间流逝,太阳逐渐下山,久攻不下的元军士兵们士气大挫,开始转身溃逃。
然而,朱家军的士兵们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们。
朱家军的士兵们纷纷拿起弓箭对逃跑的元军放箭,而元军的战甲早已经因为长时间的厮杀而变得脆弱,因此箭矢狠狠地插在元军士兵的背后,
在整体战场上,元军的士兵们被朱家军的士兵们全力打击吓的惊慌失措,在元军的军阵中引起了不小的混乱,他们互相践踏,一时间死伤无数。
这场白刃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直到城头上的元军的士兵们几乎全部被斩杀殆尽,并且城下的元军全部逃出了弓箭的射程,朱家军的士兵们才收起了手中的兵器。
经过一天的战争,城上城下,元军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朱家军的士兵们虽然死伤不多,但也累的精疲力尽,没办法,汤和不让他们使用威力巨大的火器,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但军令如山,他们必须服从。
不过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体力,最终撑到了元军撤退,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朱家军的将领们站在战场上,眺望着远方。
他们知道汤和不让火器部队加入战场的原因,一旦威力巨大的火器出现,元军大概率会选择撤军,这样的话,就完不成朱重九交代的任务了。
因此虽然朱家军的士兵们损失较小,但这场胜利确实来之不易,是他们透支了自己的体力换来的。
然而,他们也深知,明天清晨,元军士兵一定会卷土重来。
朱家军的士兵们齐声高呼着胜利的口号,他们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仿佛在告诉世人,朱家军是不可战胜的。
汤和则让士兵通过城内的暗道出城,暗道的出口在嘉兴县城不远处的小树林中,这个地道是在嘉兴守将府发现的,想来是嘉兴守将为自己准备的,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作为逃命使用的地道,居然方便了朱家军传递战争情况。
朱重九很快收到了具体消息,他也明白,如果再不使用火器,汤和他们恐怕守不住了,因此朱重九当即回了一份信给汤和。
他在信中说明,可以适当酌情考虑使用火器,但不以大规模杀伤敌人为主,要让敌人觉得可以攻下城池。
汤和很快就收到了回信,他看到了信的内容之后长出了一口气,再不使用火器他真的没把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