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军最北边的地盘是高邮,高邮的北边是韩宋势力……很有可能是韩宋发生了变故,导致他们无力抵抗元廷的进攻,战火可能烧到了高邮附近。
朱重九如此想着,心中不禁焦急起来,虽然高邮是胡大海带着一万五千人在镇守,但高邮城大,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一万五千人也有些不够看。
不多时,所有人都急匆匆地赶到了朱重九所在的议事厅。
在紧张而严肃的军事议事厅内,朱重九打算让众人商讨一下如何应对铅山方面陈友谅军的威胁。徐达、汤和、常遇春、冯国用、费聚等将领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朱重九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将领,缓缓开口:“诸位,陈友谅的大军如今盘踞铅山,对我们上饶地区虎视眈眈。解决这一威胁,已刻不容缓。今日召集大家,便是为了商讨一个万全之策。”
徐达,这位以智谋著称的将领,首先发言:“统帅,我认为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打陈友谅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可趁其士气低落,发动奇袭。”
常遇春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说:“徐达,你说得轻巧,虽然陈友谅的大军的实力不怎么样,但是我们的弟兄连日征战,也有些疲惫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稳扎稳打,加强防御才是。”
徐达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常将军,兵者,诡道也。一味防守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打乱陈友谅的部署。”
常遇春不服:“你说得倒轻松,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们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
眼见两人争执不休,朱重九抬手示意他们安静:“徐达、常遇春,你们二人说得都有道理。但战争不是儿戏,我们需要一个既能减少伤亡又能有效打击敌人的策略。”
这时,汤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将陈友谅的大军引入我们的包围圈,然后一举歼灭。”
冯国用则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置埋伏和陷阱,给陈友谅一个迎头痛击。”
费聚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联络周边的友军,共同夹击陈友谅。”
众将领各抒己见,议事厅内讨论得热火朝天。朱重九静静地听着,心中逐渐有了一个计划。
他站起身,朗声说道:“诸位的建议都很有价值。但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一个既能迷惑敌人又能确保我们主动权的策略。”
众将领纷纷望向朱重九,等待他的下文。
朱重九继续说道:“我决定采用空城计。我们将在上饶地区留守三万大军,但要制造出十万大军都在的假象。通过虚张声势、故布疑阵来迷惑陈友谅。同时,我们要加强内部的防御和监视,确保万无一失。”
徐达眼睛一亮,击掌赞叹:“妙啊!这样一来,陈友谅必定会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常遇春也点了点头:“这个计策好!既能保护我们的将士辛苦打下来的地盘,又能让陈友谅摸不清我们的底细。”
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朱重九见状,心中大定。
“汤和徐达,上饶这边就交给你们了!请务必守住!”
“而我将带领其他弟兄们回去。”
在朱重九的详细解释和布局下,众将领对这个计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此充满了信心。徐达,作为军中的智者,对这个策略表示了高度的认同,他认为这不仅能有效地迷惑陈友谅,还能为朱家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常遇春虽然起初有所疑虑,但在朱重九和其他将领的耐心解释下,也逐渐明白了这个策略的巧妙之处。
朱重九看着眼前的将领们,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陈友谅的挑战,更是对朱家军团结和智慧的考验。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说:“诸位,我们的决策已经明确。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执行,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陈友谅,保卫我们的家园。”
众将领闻言,纷纷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白天行军可能会被陈友谅的斥候发现,所以当天夜晚,朱重九就‘悄悄地’率领大军出发了。
就在朱重九率领大军返程的时候,高邮这边的战斗也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为了支援朱重九的南下行动,朱元璋抽调了境内几乎所有的精锐士兵,虽然胡大海个人能力很出色,但驻守高邮的都是年龄偏大的老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近高邮的状况不是很好。
虽然朱元璋已经尽可能的动员了男丁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