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朱重九!在历史中横行! > 第202章 进攻淮阴

第202章 进攻淮阴

春日的阳光透过国公府邸的窗棂,洒在朱红色的议事厅内。厅中,朱元璋端坐于主位,面色凝重,目光如炬。他的两侧,分别坐着文臣之首李善长和谋士朱升,以及一干武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身披战甲的朱重九。

朱元璋轻咳一声,打破了厅内的沉默:“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商讨出兵淮阴一事。近来,淮阴一带元鞑子猖獗,屡犯我边境,百姓深受其苦。咱意已决,定要一举荡平元鞑子,还我边境安宁。”

李善长闻言,站起身来,拱手道:“上位英明。淮阴之地,乃我朝之门户,若贼寇得势,则我朝将无宁日。臣以为,出兵之事宜早不宜迟,当趁贼寇尚未成气候之时,一举将其歼灭。”

朱升捋了捋胡须,接口道:“李先生所言极是。然出兵之事,非只在于速,更在于谋。淮阴地势险要,鞑子狡诈,若我军轻敌冒进,恐遭不测。臣建议,应先派遣细作,深入敌后,探明虚实,再作定夺。”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枫林先生所言有理。但战机稍纵即逝,咱意已决,即日发兵。至于细作之事,可一并安排。”

这时,作为武将中的第一人,朱元璋旗下第一人的朱重九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大哥,我愿领兵出征,誓死击杀元鞑子,保卫我朝边境安宁!”

朱元璋赞赏地点点头,目光在众将中扫过,最终定格在朱重九身上:“重九勇武过人,更是智勇双全,咱很放心。此次出兵,咱便以你为统帅,统领大军前往淮阴。”

朱重九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末将领命!定不负陛下所托!”

接着,众人开始商讨出兵的具体事宜。李善长首先提出:“上位,出兵之际,粮草辎重皆需准备妥当。臣建议,即刻调动户部官员,筹集粮草,以备大军之用。”

朱元璋点头应允:“李先生所言极是,粮草乃大军之命脉,不可轻忽。此事便交由您亲自督办,务必确保粮草充足。”

朱升则补充道:“上位,除了粮草之外,军械亦不可少。神机营之火炮、火铳等利器,皆需备齐。此外,轻骑兵与重骑兵亦需调配得当,以应对不同战况。”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枫林先生所言甚是。此次出兵,咱决定调动八万大军,其中神机营五千人、轻骑兵五千人、重骑兵两千人,其余皆为步兵。重九,你意下如何?”

朱重九拱手道:“大哥英明!末将定当合理运用兵力,不负大哥所托!”

常遇春此时也开口说道:“上位,末将愿随朱重九将军一同出征,誓死杀敌!”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常遇春,咱知你勇猛善战,有你在侧,咱更放心。但朕另有要事交托于你,需你留守集庆城,保卫咱们的根据地安宁。”

常遇春虽有些失望,但也明白这是朱元璋的信任与重托,于是拱手道:“末将领命!”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确定了出兵淮阴的具体事宜。朱元璋站起身来,环视众人道:“诸位,此次出兵淮阴,事关我朝安危,望诸位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待凯旋之日,咱定当论功行赏!”

众人齐声应诺,气氛顿时变得激昂起来。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议事厅内,随着众人的离去,逐渐恢复了平静。朱元璋独自坐在主位上,目光远眺,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知道,这次出兵淮阴,将是他一统天下、建立千秋伟业的重要一步。

十日后,阳光照耀在国公府邸的门前,金色的光辉洒在一位身着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身上,正是朱重九。他的身旁,是一队队整齐列阵的士兵,铠甲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气势如虹。韩宋使者李昊在府邸门前摆下一盘棋局,寓意着战争的智谋与策略,而此刻,这盘棋局已然结束,胜利的棋子指向了出征的方向。

朱重九跃上战马,手持长枪,一声令下,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马蹄如雷,尘土飞扬,这支队伍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官道上,向着目标——元廷控制下的淮阴城进发。

随着朱家军的行进,沿途的景象逐渐变得荒凉起来。当他们抵达高邮城附近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痛。曾经肥沃的农田如今被战争的硝烟所笼罩,一片狼藉。原本翠绿的稻田变得焦黄,稻谷被踩踏在地,无人问津。许多靠这片土地生存的农民失去了家园,他们无家可归,在路边徘徊,眼中充满了无助与绝望。

然而,在朱家军到来之后,一切开始有了转机。李善长和朱升这两位文臣展现出了他们强大的行政能力。他们迅速组织起救援队伍,将粮食、衣物等救济物资分发给失去家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