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通,作为韩宋政权的将领,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终于抵达了滁州城外。远望这座古城,城墙高耸,气势雄伟,刘福通深知要想攻破这座坚城,必须智取,而非强攻。
于是,他命令部下停止前进,整顿军容,随后派出了一名使者,前往城下喊话。使者骑着一匹快马,来到了城门前,他抬头望向城头,只见城楼上士兵们严阵以待,刀枪林立。使者深吸了一口气,运足了中气,开始朝着城头喊话。
“城上的将士们,我乃韩宋大将刘福通麾下使者,今日我家将军率领大军至此,并非要与贵军为敌。我家将军深知朱元璋乃当世英雄,双方本为合作关系,理应守望相助。今日特来滁州,只为借道而过,前往他处征战。望城上将士通融一二,放我等入城歇息片刻,随后便即离去。”
使者的话音刚落,城头上的士兵们便议论纷纷。他们虽然知道刘福通的大名,但此刻却无人敢擅自做主。毕竟,滁州城是朱元璋将军的领地,他们必须等待将军的命令才能做出决定。
就在此时,城头上忽然出现了一队人马,为首之人正是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朱重九。他听到使者的喊话后,心中不禁冷笑。他早已得知刘福通的大军即将到来,但朱元璋将军却迟迟未归,城内兵力不足,若是贸然开门放敌入城,后果不堪设想。
朱重九思索片刻,决定将计就计。他走到城头边缘,大声回应使者道:“我家将军确实与你家将军有合作关系,但此刻将军不在城中,我等不能擅自做主。不过,既然你家将军有意借道而过,我等自当放行。但为保双方安全,我家将军已命我等在城内设下酒宴款待贵军将士。使者可回去禀报你家将军,让大军稍事休息后,再入城赴宴。”
使者闻言大喜,连忙谢过朱重九,策马返回了刘福通的大营。刘福通听到使者的回报后,心中不禁暗喜。他原本就打算骗开滁州城门,没想到对方如此轻易地便答应了。他当即下令全军原地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全军开拔,进城赴宴。
一个时辰后,刘福通率领大军来到了滁州城下。只见城门大开,城内灯火通明,似乎真的在为他们准备酒宴。刘福通心中更加得意,他命令大军缓缓入城,同时派出先头部队一万余人作为先锋,冲入城中探路。
朱重九站在城楼上,冷静地注视着闯入城中的韩宋军队。他心中明白,虽然初步成功地将敌军引入埋伏,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深吸一口气,紧握手中长剑,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随着韩宋先头军队的全军覆没,后续的敌军开始慌乱起来。然而,他们已经深入城中,退路被截断,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朱重九利用这一时机,迅速调整战术,命令朱家军士兵从四面八方围攻敌军。
在朱重九的指挥下,朱家军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奋勇杀敌。他们充分利用城内的地形和建筑,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巷战。每一个街角、每一座房屋都可能成为战斗的焦点,喊杀声和兵器的交击声响彻整个滁州城。
朱重九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士兵冲锋陷阵。他的勇猛和果断感染了身边的将士们,他们紧紧跟随在朱重九的身后,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在激烈的战斗中,朱重九不断发出命令,调整战术,确保每一名士兵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宋军队逐渐陷入了绝境。他们在朱家军的围攻下,伤亡惨重,士气低落。而朱家军则越战越勇,凭借着朱重九的出色指挥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逐渐占据了上风。
最终,在朱重九的率领下,朱家军成功地将闯入城中的韩宋军队悉数歼灭。这场战斗不仅彰显了朱家军的威武之势,也让朱重九的威名远扬。他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猛的战斗力,赢得了将士们的敬佩和敌人的畏惧。
战斗结束后,朱重九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立即组织士兵们清理战场,修复城防,确保滁州城的安全。
这一战,刘福通虽然损失惨重,但也让他彻底认清了朱家军的实力。他深知自己再也无法骗开滁州城门,只能另寻他路。
在滁州城外一片空旷的营地上,刘福通面色凝重地召集了韩宋内部的众将领。夜色如墨,营火跳跃,映照出一张张刚毅而坚定的脸庞。营帐内,气氛紧张而肃穆,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讨论将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刘福通首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将军,今日一战,我军损失惨重,先头部队全军覆没,我亦身受重伤。这一切,都因那朱家军狡猾多端,设下埋伏所致。然而,滁州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拿下这座城池,方能继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