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朱重九!在历史中横行! > 第224章 密谋

第224章 密谋

话音刚落,帐中便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有的将领主张立即发兵,趁王保保立足未稳之际,给予其致命一击;有的则建议加强防御,等待时机再行决战;还有的则担忧起军中的士气与补给问题,认为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朱重九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每一种策略都有其利弊,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当前形势的应对之道。他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当前最需要做的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一片哗然。许多将领面露不解之色,纷纷质疑这一决策的合理性。朱重九见状,微微一笑,解释道:“王保保非等闲之辈,他既然能够在重重围困中脱险并重掌兵权,必然有所依仗。此时我们若贸然进攻,不仅难以取胜,反而可能落入其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因此,我们不妨先按兵不动,观察其动向与意图,再作打算。”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当然,按兵不动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整我们的战略部署,加强训练与补给,确保军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同时,我也决定,将之前从刘福通那里借来的人马归还给他,并让部分将领回乡休整,以减轻军队的负担,并安抚民心。”

听到朱重九的解释与安排,帐中的将领们逐渐平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这一决策的合理性。智囊团的核心成员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朱重九的决策既稳健又富有远见,是当前形势下最为合适的应对之策。

“将军所言极是,我们确实不能因一时的冲动而坏了大事。”一位老将率先表态,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却充满力量,“我们应该相信将军的判断,耐心等待时机。”

“没错,而且归还刘福通的人马和让将领们回乡休整也是明智之举。”另一位将领补充道,“这不仅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还能增强我们的后援力量,为将来的决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随着讨论的深入,帐中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而和谐。最终,在朱重九的带领下,众人达成了共识,决定按照既定的策略行事,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同时加强内部的整顿与准备。

会议结束后,朱重九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他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但他也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智勇双全,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迎来最终的胜利。

王保保,这位元朝末年的杰出将领,自踏入徐州城门的那一刻起,便深知此地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徐州,地处南北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其安危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原战局的走向。在徐州守将的恭迎与察罕帖木儿深邃目光的注视下,王保保迅速展开了他的防御部署,誓要将徐州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王保保首先召集了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所有将领,于城墙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晨光初破,寒风凛冽,却挡不住将士们脸上的坚毅与决心。他站在城头,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众将,声音洪亮而坚定:“徐州,乃我元军南下之门户,亦是北防之基石。今日,我等必须齐心协力,将此地打造成铜墙铁壁,让敌人望而生畏!”

接着,王保保详细规划了防线布局:

城外防线:他命人在城外十里处设立前沿哨所,密布探子,形成第一道预警网。同时,沿河构筑工事,挖掘深沟,设置鹿角、拒马等障碍,以迟滞敌军进攻速度。城周防线:利用徐州四周的自然地形,如河流、山丘,布置重兵防守,构建第二道防线。城墙内外,增设箭楼、炮台,配备精锐射手与火炮手,确保火力覆盖无死角。城内防御:加强城内巡逻,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与出入检查,防止敌人间谍渗透。同时,组织民夫加固城墙,储备充足粮草与军械,以备不时之需。机动部队:组建一支由精锐骑兵与步兵混合的机动部队,作为快速反应力量,可随时支援各防线,或在必要时发起反击。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徐州城内外迅速忙碌起来,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坚不可摧的防线逐渐成形,宛如一只沉睡的巨兽,静待着挑战者的到来。

与此同时,大都的户部尚书府内,一场关乎王朝命运的密谋正在悄然进行。利益派的核心成员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室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们各怀鬼胎的脸庞。

户部尚书,作为利益派的领袖,首先打破了沉默:“诸位,王保保在徐州的部署日益严密,我们的刺杀计划已然失败,粮草之事又受铁木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