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朱元璋与陈友谅而言,这既是他们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他们各自势力兴衰的分水岭。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如何书写自己的传奇,一切尚待揭晓。
在得知陈友谅集结大军、意图侵犯南昌的紧迫局势后,朱重九深感责任重大,他迅速行动起来,准备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主动出击,以解南昌之围,并给陈友谅以沉重打击。
朱重九首先召集了麾下的将领与谋士,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军事会议。他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指出陈友谅虽然兵力众多,但因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加之长途奔袭,后勤补给必然成为其软肋。而朱家军则占据地利人和,且拥有新式的火器优势,只要战术得当,完全有能力以少胜多。
基于这一判断,朱重九决定组建一支由精锐步兵、骑兵以及擅长水战的士兵组成的混合部队,共计五千余人。他亲自挑选了最勇敢的士兵,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确保每位战士都能熟练掌握燧发铳和火炮的使用方法。
为了确保此次出击的成功,朱重九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计划利用火器的优势,采取“火器先行,步骑协同”的战术。在战斗初期,先以火炮远距离轰击敌军阵地,打乱其阵型,削弱其战斗力。随后,再派遣步兵与骑兵趁势冲锋,利用燧发铳的速射能力,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火力压制和分割包围。
此外,朱重九还特别关注了水路作战的重要性。他深知陈友谅的水军强大,因此派遣了一支由熟悉水性的士兵组成的精锐水师,携带轻便的火炮和火铳,准备在关键时刻从水路发起突袭,切断敌军的后路或补给线。
一切准备就绪后,朱重九在集庆城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誓师大会。他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向全军将士慷慨陈词:“我朱家军自成立以来,屡克强敌,今陈友谅贼寇犯我疆土,意图不轨。我等身为朱家儿郎,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誓死不退!此战,我们不仅要解南昌之围,更要让陈贼知道,我朱家军之威,不可轻侮!”
将士们群情激昂,纷纷高呼:“誓死追随将军!保卫家园!驱逐贼寇!”声震云霄。
随着朱重九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途。他们带着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向着陈友谅的大军进发。一场关乎江南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前方展开而这场战役的胜败不仅将决定南昌的归属更将深刻影响整个江南乃至天下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