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朱重九!在历史中横行! > 第238章 抵达徐州

第238章 抵达徐州

皇帝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地望着王保保,仿佛要穿透他的灵魂,看到那一丝丝希望的光芒。“王保保,你可知朕为何急召你入宫?”

“臣略知一二。”王保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大明军队北伐势猛,我军节节败退,都城危在旦夕。陛下召臣前来,定是让臣率军迎敌,保卫家国。”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不错,朕正是此意。如今,我大元已是风雨飘摇,唯有你能担此重任。朕已下令,调集目前能派出的所有军队,共计三十万,由你统帅,即刻启程,前往前线,务必阻挡住朱元璋的北伐之势。”

王保保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站起身,走到王保保面前,亲自为他整理了一下铠甲的衣襟,眼中满是期许与信任。“王保保,你是我大元的支柱,是草原上的雄鹰。此战,不仅关乎我大元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万千百姓的安危。朕相信你,定能凯旋而归。”

王保保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请陛下放心,臣定当以死相拼,誓守国门,不让大明军队踏入我大元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保保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之中。他亲自巡视军营,检查装备,鼓舞士气,确保每一名将士都明白此战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时,他还积极与各地将领联络,协调作战计划,力求在战场上形成合力,共同对抗大明的北伐大军。

朱重九,这位在民间传颂中被誉为“再世岳飞”的将领,自他誓师北伐、誓要光复汉家江山的那一刻起,便成为了万千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随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徐州进发,沿途所经之地,无不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仿佛春风拂过沉睡的大地,万物复苏,人心振奋。

晨曦初破,天际泛起鱼肚白,朱重九率领的北伐大军已整装待发。战旗猎猎作响,其上“朱家军”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胜利的曙光即将照耀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大军所过之处,尘土飞扬,却掩不住将士们眼中坚定的光芒和胸中燃烧的热血。

第一站,是江南的一座小镇。这里虽远离前线,但战火的消息早已传遍四野,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和平的渴望如同干涸之地渴望甘霖。当朱重九大军的消息传来时,小镇上顿时沸腾起来。老人们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家门,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看到了久违的安宁;孩童们则兴奋地奔跑着,相互传告:“朱家军来啦!朱家军要来打跑那些坏人,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啦!”

随着大军继续北上,沿途的村庄、城镇纷纷响应。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有的送来粮食,有的送来衣物,更有年轻力壮者,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大军,誓要跟随朱重九将军一同北伐,收复失地。这些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的团结与坚韧。

终于,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朱重九率领的大军抵达了徐州城下。徐州,这座历史悠久、战略位置重要的城市,此刻正静静地等待着它的新主人。城中的守军早已听闻朱家军的威名,开城迎接,百姓们更是夹道欢迎,欢呼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胜利的乐章。

朱重九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欢呼雀跃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易主,更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他高声宣布:“吾等北伐,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汉家河山!从今往后,徐州将成为我们抗击元廷、收复失地的前沿阵地!”

接管徐州后,朱重九立即着手布置防务,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向四周乃至更远的地方撒出情报网,密切监视元廷的动向。这些斥候,如同暗夜中的幽灵,穿梭于山林、河流之间,收集着每一条可能影响战局的消息。

不久,一个震惊全军的消息传来——元廷名将王保保,已率领三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徐州逼近。这一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朱重九却并未显得慌乱,反而露出了沉稳的笑容。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朱重九踏入徐州城的那一刻,仿佛一股春风拂过,给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他深知,作为北伐的重要据点,徐州不仅要成为军事上的坚固堡垒,更需成为民心所向的象征。

进入徐州城后,朱重九首要的任务便是安抚民心,重建秩序。他亲自走访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