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离开汴京的第十二日,苏乞一行抵达了延州——这座距离西境边界最近的州府。
延州作为边防重镇,驻军众多,既有近三万的厢兵,又有二万名禁军。
这些将士们长期守卫边疆,经验丰富,战斗力强。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苏乞并没有在延州停留太久。
他迅速从延州军营中挑选了四千名精锐士兵,然后率领着这支一万人的队伍继续向西境边界进发。
行军至横山时,苏乞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此时已经是苏乞离开汴京的第十三日。
虽然时间紧迫,但苏乞并没有急于求成。
他深知,在战场上,充分的准备和计划往往比盲目的冲锋陷阵更为重要。
在横山脚下的军营中,苏乞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布置军务。
他严肃地对将士们说道:“横山以北是党项人的地盘,我们务必小心行事。
赵云将军,你负责传令下去,所有将士外出活动只能在横山以南,不得越过山那边去!”
赵云将军领命而去,迅速将命令传达给全军将士。
接着,苏乞又对李鑫将军说道:“李鑫将军,你的任务也很重要。
你需要挑选一些人出来,在军营里多搭一些营帐,看起来至少要能屯五万兵马的样子。
另外,一旦发现有窥伺军营者,务必全部抓回来!”
李鑫将军也领命而去,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知道,这次的行动关乎国家安危,不能有丝毫大意。
在延州选来的四千人中,原本有两个新来的军指挥使。
但为了方便统一指挥和调度,苏乞将之后调来的五千人都分给了赵云和李鑫两位将军统领。
这样一来,虽然每位将军统领的人数增加了,但通过任命副官来协助管理,反而使得整个队伍更加协调和有序。
李鑫将军离开后,军营中只剩下苏乞和范仲淹二人。
范仲淹看着苏乞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他早就想问苏乞一些问题,但一路上却没有合适的机会。
现在终于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李将军,我有些话早就想问你了。
这一路上我们都没有单独说话的机会,不知现在可否向你请教一二?”
苏乞转过身来,看着范仲淹诚恳的眼神,微笑着说道:“范监军有何疑问,尽管问便是了。”
范仲淹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据我所知,官家给李将军的密旨是可以调动三州所有兵马的。
可是为何李将军最后只带了这一万人呢?”
苏乞闻言,笑了笑说道:“兵者,贵在精而不在多。
若人数虽众却乏训练与精良装备,反成累赘。
此次西行,吾所求者乃精锐之士,能于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故吾从三州精挑细此一万勇士,皆为百战之士,可堪大用。”
“再者,此次西境之行,我们面对的是党项人,是党项人的精锐铁骑,人多了反而不好,毕竟那些普通士兵上了战场也是送死,与其让他们送死,还不如让他们好好活着!”
范仲淹点了点头,然后他又继续问道:
“李将军你调动厢军时,为何都是只选三千人,而不是五千,八千,甚至更多呢?”
“因为厢军虽然也是大宋的兵马,但他们的战斗力却远远比不上禁军,而禁军之中,能够作为精锐的,最多也就只有五千人而已,所以我只挑选五千人,这样也正好够五千精锐所需。”
“可是这样以来,李将军你不就少了五千兵马了吗?”范仲淹有些不解地问道。
苏乞微微一笑:“少了五千兵马,我们可以从厢军里再挑五千人,这样不就有五千人了吗?”
“可是,厢军根本就不是党项人的对手啊!”范仲淹有些着急地说道。
“我知道!”苏乞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范监军请放心,这五千厢军,我们并不用他们去和党项人拼命,而是让他们去充当诱饵,引诱党项人上钩的,只要我们将党项人引诱到横山以南来,那他们便只能任由我们宰割了!”
“这……”范仲淹听了苏乞的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苏乞早已经有了计划,难怪他敢只带一万兵马便来西境。
不过这样一来,范仲淹却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于是他连忙开口向苏乞问道:
“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