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苏乞的疑兵之计却让他陷入了困境。
他不确定苏乞到底有多少兵力,也不敢轻易出兵进攻。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宥州城在宋军的掌控之下,却无法奈何。
这样的局面让元昊倍感压抑和无奈。
他知道,自己必须想出对策来打破这个僵局。
于是,他开始暗中调集兵力,准备发动一场更大的攻势。
然而,苏乞却早已洞悉了他的计划。他利用手中的情报网络,时刻关注着元昊的动向。
当他得知元昊正在调集兵力时,他并没有感到惊慌和担忧,反而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元昊啊元昊,你以为你调集兵力就能打破我的防线吗?你错了,我早已为你准备好了陷阱!”苏乞在心中暗道。
枢密使王钦若,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参知政事张昪,枢密副使陈尧佐等人很快便入宫觐见赵祯。
赵祯看着众人,心情大好地道:“诸位爱卿,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啊!苏乞在宥州大破党项,斩首万余,俘虏两万余人,宥州已经落入我大宋手中!”
“什么?宥州已经落入我大宋手中了?”
众人闻言俱是一惊,纷纷瞪大了眼睛看着赵祯。
他们自然是知道苏乞领兵出征宥州的事的,但宥州落入大宋手中这个消息却是谁也没料到。
赵祯看着众人惊疑不定的样子,笑着把张茂则的奏报递给了王钦若。
“诸位爱卿自己看吧!”
王钦若接过奏报,快速浏览了一遍之后,便递给了一旁的吕夷简。
吕夷简看完又递给张昪,张昪看完递给陈尧佐。
待所有人都看过奏报之后,王钦若首先站出来恭喜赵祯。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我大宋又得一城,实乃大幸!”
赵祯心情极好,闻言哈哈大笑道:“好!今日朕高兴,王爱卿,朕便封你为左仆射,吕爱卿你为右仆射,张爱卿你为尚书左丞,陈爱卿你为尚书右丞!”
众人闻言俱是大喜,连忙跪地谢恩。
加官进爵谁不喜欢?更何况他们这一下全都升官了。
枢密副使陈尧佐,更是一跃成为了尚书右丞,成为了从二品的大员。
赵祯看着众人高兴的样子,心情更加愉悦了。
“苏乞立下如此大功,朕自然是要好好赏赐的,诸位爱卿觉得朕应该如何赏赐苏乞为好?”
众人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接着吕夷简站了出来,奏道:
“官家,苏乞将军立下大功,确实应该好好赏赐,但臣觉得,现在还不是赏赐苏乞将军的时候!”
“哦?为何?”赵祯疑惑地问道。
吕夷简正色道:“官家,苏乞将军虽然打下了宥州,但元昊还有大军在外,若是此时对苏乞将军大肆封赏,恐会引起元昊的注意,从而对宥州发起猛攻。
因此臣觉得,现在应该先派人去宥州,稳住宥州局势,再视情况对苏乞将军进行封赏!”
“嗯,吕爱卿所言有理,那诸位爱卿觉得派谁去宥州合适?”
赵祯想了想,觉得吕夷简说的确实有道理,便同意了吕夷简的建议。
众人闻言又互相对视了一眼,接着王钦若站了出来,奏道:
“官家,臣觉得枢密院副使狄青可以胜任此职!”
“狄青?”赵祯眉头微皱,他有些不太记得这个人了。
吕夷简这时解释道:“官家,狄青此人臣也有所耳闻,他原本是延州指挥使,后来因为屡立战功,被苏乞将军提拔为了都虞候,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
赵祯闻言点了点头,对狄青有了一些印象。
“既如此,那便让狄青去吧,王爱卿,你拟旨吧!”
“是,官家!”
王钦若应了一声,便下去拟旨去了。
……
就在赵祯和大臣们在汴京商议对苏乞的封赏之时,宥州城中的苏乞,却迎来了两位熟人。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苏乞的岳父范雍,以及苏乞的堂舅种世衡。
种世衡在送走了范雍之后,没有回庆州,而是直接带着一千多名士兵来到了宥州。
虽然元昊暂时不会对宥州发起进攻,但宥州毕竟刚刚落入大宋手中,人心不稳,还需要有人坐镇才行。
而苏乞要带着大军追击元昊,自然是没办法留在宥州的,所以种世衡便主动请缨,前来宥州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