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河水倒流,我便允许你俩成婚。”后来,月亮哥在上苍的帮助下,获得成功,但因疲惫不堪,向河中捧水解渴时被浪头卷走。茅妹知道后以祭祀月亮哥后再与夜郎王成婚为借口,来到一处山崖上纵身跳入牂牁江殉情。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个对爱情坚贞不渝的青年,便将东水西流的陇脚河改名为“月亮河”。
李振钧讲完了故事,没见妻子说话,还以为她是睡着了。轻轻地转过身子,只见汪正珠在默默地流着泪水。李振钧一时不知所措,他没有想到自己讲的故事惹得妻子伤心了,连忙拿过一方手帕,替妻子擦去泪水。汪正珠接过手帕,自己一边擦着泪水,一边说:“这个故事太……太感人了!古往今来,太多……太多……棒打鸳鸯散的故事,都没有…………你讲的……这个故事……感人。”李振钧知道妻子说的是,这个故事出自自己丈夫的口,让她太感动了,便安慰她道:“到了月亮河,我再陪你去凭吊茅妹和月亮哥。”汪正珠抬起泪水迷蒙的双眼,看着丈夫,感激地说:“好!”李振钧俯下身子,轻吻着妻子的泪眼。汪正珠顺势搂着丈夫,抬起泪眼看着他说:“如果……我死了,你可要……好好地活着!不许像……”不待汪正珠说完,李振钧立即用自己的嘴巴吻住了妻子的双唇。过了一会儿,汪正珠轻轻推开丈夫:“我这身体,让我……早已将生死看淡。只是你……你可要好好活着,把我……把我没活够的,一起活了才好!”李振钧连忙说:“不许瞎说,不要瞎想!你会好起来的。到了云南那边,有很多名医妙药,我们再好好治一治,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不许你瞎想!”汪正珠感激地看着丈夫,无声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走走停停,转眼已是半年过去了。直到初秋,他们才好不容易到达黔阳。
黔阳这座湘西小城,历史悠久。西汉高祖五年置镡成县,唐贞观八年改为龙标县,宋元丰三年改名黔阳县。黔阳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城内芙蓉楼依山傍水,轩昂宽敞,别致雅典,瑰丽无比,是文人骚客登临品茶、吟诗的胜地。登楼眺望,远山近水,一览无遗。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因此而名扬天下,蜚声古今。可是,长途跋涉,让母亲和妻子都疲惫不已。特别是妻子汪正珠本来身体就不好,一到秋天往往加重。再加上西南地区,气候湿热,更加不堪。汪正珠已经很少能够和他一起走出船舱了。
到达黔阳,泊船城下。这一夜李振钧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夜半时分,明亮的月光照进船舱,他悄悄地披衣起床,看着月光静静地照在妻子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他一直很担心妻子的身体,甚至害怕她熬不到回到家乡。他微叹一声,走上船头,明月当空,山影朦胧。李振钧独立船头,想到自己离开树林冲的老家和老家的兄弟们,以船为家都已经半年了。此刻,眼前河岸上的杨柳依依,一如自己离家时一样;不知夜风从何处吹来豆花的芬芳,也一如老家田园里的一样。虽然不是中秋,今夜的月亮却又圆又亮。月下的黔阳城朦朦胧胧,一片祥和安静,静得连河里的水声都能听见。不知何故,近来老是失眠,都很少梦回老家了。兄弟们,你们都还好吗?
站了一会儿,李振钧感到些许凉意,才轻手轻脚地回到船舱里。这时,妻子轻轻地咳了一声。李振钧心里很清楚,其实妻子一直都没有睡着,她就是这样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生怕影响了李振钧的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振钧对汪正珠的依恋逐渐为担心所代替。李振钧爱怜地看着妻子,默默地祈祷着老天保佑她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