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他们家的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因为是第一年,结的不算多,加起来可能有三四百斤的样子。
但个个都长得很大,红彤彤的,一看就很好吃。
甯禾之前在镇上买过苹果,一斤简直卖出了天价。
他们家的苹果她尝过了,不仅品相好,吃着水分多,而且还很甜。
没有贸然把苹果收了,而是带着两斤去镇上找杂货铺的老板做生意。
她开的价格是每斤二十五文,比零售价便宜多了。
做生意嘛,肯定要给别人留点赚头,不然去哪里找合作对象?
人家又不是冤大头。
杂货铺的老板有人脉,有什么好东西也会给镇上的有钱人家送一份。
现在一看这苹果,大手一挥,他全部都要了。
只是三四百斤而已,他们这间铺子吃得下。
“掌柜的,这个苹果是我们摘了送过来,还是你们自己派人去摘。”
掌柜的本来想说让他们摘了送过来,但转念一想,自己人去摘还可以顺便验货,于是说道:“我们自己去摘,今天就去。”
赚钱这种事,宜早不宜迟。
两口子带着人回村,村里人这才知道,原来秦东升地里种的那玩意是苹果。
而且还能挣钱!
当年秦东升种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是在瞎折腾。
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银子流进了秦家。
这可把很多人羡慕坏了,怎么秦家就有这么多赚钱的点子!
可一想到秦家是在秦东升娶了甯禾以后才开始发家的,纷纷感叹这就是命。
难怪老一辈的都说娶对女人旺三代,这句话在秦东升身上得到了验证。
只用了半天,苹果就摘完了。
赚了十两银子。
等到明年果树再长大一点,结的果子会更多,到时候赚的银子也会更多。
秦东升已经彻底放弃了他的老本行,现在家里搞养殖,挣的银子一点都不比打猎少。
要是他孤身一人,去山里冒险也没什么。
可他有妻有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以后谁保护他们娘俩?
既然在家就能把银子赚了,他又何必没事找事?
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好吗?
秦家靠种苹果赚到银子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了,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赚了多少,但只凭合作的对象是镇上最大的杂货铺老板,就知道这笔买卖亏不了。
有人也想跟着种苹果,可是他们没有果苗。
倒是可以嫁接,但也得秦家人同意才行。
左思右想,和秦东升家关系最好的是村长家。
只要村长出马说情,秦东升肯定会愿意拉他们一把。
要说凤山村谁最想让全村人过好日子,那肯定非村长莫属。
这会子厚着脸皮上了秦家的门。
秦东升和甯禾都不觉得意外,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见了身边的人赚钱,有谁会不想知道别人赚钱的路子?
“村长,我们可以提供树枝用来嫁接,但是我们家果树还小,可能提供不了太多。”
只要他们愿意提供,村长就已经很高兴了。
做人不能得寸进尺,不然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东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赚不到银子,或者果苗出了事,都和我们家无关。”
村长和村里人打交道了这么多年,知道有些人就是没事找事,最喜欢推卸责任。
拍了拍胸脯,“这点你放心,以后出了事情他们要是敢闹事,我第一个不同意。”
村长做事公正,甯禾他们两口子还是愿意卖面子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因为得了秦家的好处,村里人对他们两口子更加客气了。
就连以前总拿秦东升吓唬孩子的人,也不再那么说了。
只说这是他们村的大好人。
刘芳已经被赶出了刘家,一个人住在村头的破房子里。
刘婆婆现在不敢和儿子唱反调了。
因此,也没帮闺女说好话。
刘浩终于鼓起勇气,来跟秦东升说话。
他们家今年多养了一头猪,应该能赚点银子,但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他马上要当爹了,以后用银子的地方还多得很。
他要趁着年轻,多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