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心中,不仅要攻打陕城,更要夺回河内箕关。
但问题是,他手中此刻无兵可用啊?
司马防似乎看出吕布在想什么,持玉笏道:“大王,老臣以为当弃漳南,以保司隶!”
这是司马防昨夜与一干大臣商议的结果,因为当下洛阳实在无兵可用,而想要夺回陕城,就只能放弃冀州漳南,将漳南的兵马调回来保全司州,不然别无他法。
王座上,吕布依旧沉吟不语,不说冀州漳南是用三千战马从袁绍那里换来的,就是这些年他在漳南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耗费了当年董卓搜刮的一半钱粮。
现在,司马防让他放弃漳南,这比割吕布的肉还痛。
一时间,大殿冷场,显然吕布不愿放弃漳南。
司马防气极,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分不清轻重吗?
司马防持玉笏跪地:“大王,物有守宫断尾,人有断臂求生,孰轻孰重,大王焉能不明?”
“容孤王想想!”
………
与此同时。
河东,茅津渡。
茅津渡虽然没有往日商人如蚁,货物如织的繁荣景象……
但此刻,渡口仍旧是一派繁忙景象,因为今早韩猛率五千步军刚抵达茅津渡,就接到搭建浮桥连通南北两岸的军令。
只见,水流平缓,且宽阔的河面上,一艘艘渡船成行排列,然后白袍军士用成人手臂那么粗的铁链,将一艘艘渡船串联固定,接着又用木板铺砌在渡船上,逐渐形成一条数米宽的浮桥….
茅津渡对岸,赵云看着忙碌的浮桥工事,心中在想如果我是吕布,面对这座浮桥该如何破解?
因为这座浮桥连通后,他对陕城控制力更强,不仅有了后勤保证,还可以利用浮桥快速增兵陕城。
也就是说,这座浮桥可谓是赵云立足陕城的根本,一旦浮桥没了,那么黄河就是一道天堑,陕城就成了孤城。
“阿父,你在想什么?”
赵云身旁,随同五千步军一道抵达此地的赵胤,见赵云目露沉思的样子,好奇的问了一句。
赵云收回思绪,看向赵胤:“胤儿,为父在想,如何才能保住此桥!”
闻言,赵胤看了看正搭建的浮桥,又看向后方在骑兵监督下挖掘壕沟、构筑壁垒的三四万劳力,这些人由陕县百姓和商贩民夫组成。
赵胤道:“阿父深挖壕沟,筑造壁垒连通至陕城,使浮桥与陕城连成一体,这样不就能阻绝秦军破坏浮桥吗?”
在赵胤看来,自己父亲深挖壕沟、构筑壁垒连接陕城,就相当于浮桥与陕城融合在一起了,哪怕秦军杀来,有壕沟壁垒两道防御工事,秦军根本就碰不到浮桥。
赵云亦回首望向后方,说道:“胤儿,这左右两条壕沟壁垒,确实可使陕城与浮桥融为一体,能起到阻隔秦军破坏浮桥的作用;但你要记住,天下不存在无懈可击的防御,唯有拾遗补缺,方能无患。”
“阿父教诲,孩儿铭记!”
赵胤受教的点了点头,他不禁想到父亲打造的铁浮屠,虽然有着无与伦比的攻击力和防御力,但也并非毫无破绽。
而这个时候,就要站在敌人的角度,寻找破绽,拾遗补缺。
沉吟半晌后,赵胤好似是想到了什么,说道:“阿父,浮桥以船为载体,若敌方遣善游者施以火计,岂不危矣?”
赵云欣慰地看着儿子,这一点虽然他早已想到,并有应对之策,但儿子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点,足见其智,笑道:
“幸得吾儿提醒,当以牛皮覆桥,防敌火计!”
得到父亲夸奖,赵胤心里喜滋滋的,他脑筋急转,以敌人的角度,不断寻找己方的破绽..
就在他盯着浮桥的目光中,一支小船从北岸急速划来,像是有什么急事。
不多时,小船靠岸,船上跳下一名斥候,急忙来到赵云父子面前,躬身禀报:
“启禀主公,吕布昨日现于箕关外,其后撤回河内!”
赵云淡然一笑;既然吕布出现在箕关外,那么吕布应该已想到我会对河东动手,但反应还是太过迟钝了。
赵云对来报斥候道:“回去转告孝兴,严守关城,不得有失。”
“诺!”
斥候应诺离去后,赵胤道:“听阿父的意思,吕布有可能派重兵争夺箕关?之前阿父不是说,陕城才是吕布必争的命脉吗?”
对于儿子的提问,赵云从来都是有问必答,况且他把赵胤带在身边,就是让儿子在战争中学习,耐心解释道:
“胤儿,陕城坐断崤函,是吕布当前最重要的地方,但是箕关却是我们最重要的地方。”
“你想啊,假设吕布夺回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