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请示关东军总部后撤出了北大营,原本缴获第七旅的武器装备,还没有来得及带走,就全部被炮弹摧毁,尤其是那12辆雷诺坦克。
在摧毁北大营后,荣天义还想轰击满铁附属地以及奉天火车站。
被黄将军劝阻,毕竟那里不仅有小鬼子还有华夏人在那里。
临近中午见敌人迟迟不再进攻,三位总指挥以及荣天义这个参谋长,在加上熊指挥,无人通过铺设的电话开了个小会。
会议里先是总结了昨晚的战斗,杨将军对电话系统非常的满意,让他可以从容的指挥全局,对于接下来的战斗他很有信心。
总结中也提到了,训练不足导致的机枪手只会扣住扳机不放,不会打长点射、短点射更别说超越射击了。
再加上军官不足,导致的什么事都需要杨将军做决定,使得士兵的主动性很差。
对于这两种情况,荣天义认为应该让士兵边打边练兵,武器弹药他们又不缺,在战斗间隙,可以安排士兵分组练习,向着阵地前方练习射击,
不仅是重机枪要练习,速射炮和冲锋枪、迫击炮、平射炮都要练习,组织打的好的士兵,让他们通过电话系统向全军讲经验,讲的好的要给予奖励。
还要将部队中枪法好的士兵给单独挑出来,给他们发放狙击步枪,让他们自由发挥,重点打击鬼子的军官以及炮手。
47毫米平射炮作为对付敌人坦克,以及掷弹筒的重要武器,必须让士兵们尽快的掌握。
至于军官不足就培养,把讲武堂留下来的教官组织起来,让他们用电话系统给堡垒里面的军官上课,在把一部分参军的学生安排到堡垒里去,总当军官的副手。
人的潜力这么大,能学多少是多少,完全可以边战斗边学习。
先前我们制定的防御计划,是将内城作为最后的防线来经营,现在看来,我们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
内城空间并不是很大,鬼子的大炮可以轻而易举的打到城内,内城就不能放太多部队。
而外城区空间是内城区的八倍以上,即便是建了90多座炮楼,也不能做到封锁整个外城区,鬼子依然能找到空隙渗透进来,
且留在内城区的部队大都训练不足,一旦被炮击没有足够的工事躲避必然会伤亡惨重。
应该把留下来的原东北军的士兵,都混编到进队伍里,在把混编的队伍调到外城去,只留下一万人预备队在内城。
自从开战后,奉天百姓至少跑了一半,这些空下来的房屋都可以作为防御敌人进攻的据点,尤其是那些学校、商铺、寺院这些地方。
应该先把留在城内百姓先撤离出,与鬼子交火的第一线,在让部队进驻,把这些建筑改造成堡垒。
最后他提议把全军的炮手,再加上参军的学生,混编在一起组建四个野炮团,支援前线堡垒的战斗。
每个团装备36门77mm野战炮,36门150mm迫击炮
在组建一个防空团,装备30门20mm速射炮,30门fk-17型88mm高射炮。
以应对敌人即将到来的围攻。
对于荣天义的提议,几位指挥员都非常认可,最后为了方便指挥,将由荣天义这个参谋长留守内城,负责后勤支援以及指挥学兵团和防空炮团,新组建的四个迫击炮团将直接配属给四位前线指挥。
因为需要安排部队驻防,黄将军也不再坐镇内城,而是前往小东边门堡垒。
也是为了躲避小六子的电报轰炸,自从得知黄将军组建了抗联,公然违抗他不抵抗的政策,小六子就一直发电部给黄将军,让他放弃抵抗立即撤出奉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