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自甲午以来对华夏竖立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12月11日由军人出身的斋藤实担任了日本首相,在他担任首相后,内阁立即通过了一系列扩大战争的提议,
首先是调派南次郎接任关东军司令,这个南次郎是个铁杆侵华派,918就有他的暗中支持。
又将已经补充满员的第四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二师团,以及剩下的两个重炮旅团调入东北。
在调集兵力前往奉天同时,又将本土全部坦克,共80辆八九式中型坦克派往奉天参战,寄希望用这些坦克突破抗联的防线,彻底占领奉天。
同时不顾财政危机,又通过了扩军方案,将已经裁撤的第13、第15、第17、第18师团恢复编制,另外动员预备役补充前线几个师团的损失。
12月15日南次郎带着已经动员满编的三个师团到达了旅顺,与三个师团同时到达的还有近百辆的八九式坦克。
杨将军的朋友立即将这个情报发送给了抗联。
收到情报后,荣天义并不担心鬼子的增兵,鬼子的脆皮坦克更不是对手,他就怕鬼子围而不攻,然后调派兵力去攻占东三省的其他地方。
12月16日南次郎在到达奉天城外的指挥部后,没有理会欢迎他的昭和参谋们,而是立即前往一线视察。
他看到战壕里的小鬼子,一个个垂头丧脸,士气全无,冻的瑟瑟发抖,
大骂武藤信义无能,部队都成这样了还怎么攻城?南次郎立即下令整肃军纪,枪毙拒绝执行命令的士兵,对阵亡的鬼子进行了祭奠。
同时让这些士气全无部队进行轮换,由新来的三个师团接手战壕继续包围奉天。
替换已经损失惨重的第二,第三,第六,第十,第十四师团,让他们撤退到辽阳,抚顺,铁岭,本溪,新民进行休整,等待本土补充兵员的到达。
接下来的两天,他反复观察抗联的一线阵地,还和前线指挥官进行了交谈,这才开始进攻计划的部署。
南次郎吸收前几次进攻的经验,针对抗联的堡垒布置了全新的战术。对于如何使用坦克部队他也有了方向。
他准备在五个师团休整完成后,就发起进攻。
到时候休整补充后五个师团,加上新到的三个师团将有八个师团的兵力可以参与攻城,
当晚鬼子就完成了轮换,开始抗联并没有察觉,直到接到第二军的报告,铁路,本溪来了大批鬼子,这才发现对面的鬼子换了人。
荣天义随即向指挥部提议,趁着新来的鬼子立足未稳,给来一个下马威。
他认为新来的鬼子没有吃过抗联的亏,肯定把抗联当成普通华夏军队来对待,其警觉性肯定不高。
他准备安排突击队全线出动,突袭鬼子的第二道战壕。
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抗联士兵的整体素质,也在残酷的战争中训练出来,
在充足的物资保障下,抗联士兵每天都要训练八个小时,即便是在执勤时候也在训练,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苦练军事技能,一心为死去的百姓报仇。
到现在抗联第一军,已经可以组织上千支精锐的突击小队,发动突袭。
鬼子换防后的第一天晚上,突击队员们穿着白色伪装服,踩着滑雪板一路滑着雪来到了鬼子战壕前。
这次的突击,抗联在每个方向,都组织了两百多支突击队。
在风雪的掩护下,突击队直接推进到鬼子战壕前的铁丝网。
为了阻挡抗联的夜袭,原本处在进攻位置的鬼子,也不得已在战壕前安装了铁丝网。
抗联突击队先是将背在身上的爆破筒拿下来,串联起来放到铁丝网下面,等待着攻击时间的到来。
到了凌晨3点整,突击队同时拉响爆破筒破开了铁丝网,在将铁丝网炸开一个缺口后,突击队员迅速冲到战壕前,向着战壕里扔出手榴弹。
紧接着突击队便端着冲锋枪冲进了战壕,开始清扫战壕里的鬼子。
抗联的炮兵也在同一时间向,鬼子的第三道战壕发起覆盖炮击,阻挡鬼子支援第二道战壕。
早就训练了无数遍的突击队员,他们在进入战壕里后,三人为一个小组分散开来,他们互相掩护,清除战壕里的鬼子。
全员装备冲锋枪的突击队员在进入战壕后,打的鬼子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装备栓动步枪的鬼子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就被冲锋枪打死在战壕里。
而躲在防炮洞里睡觉的鬼子,在突击队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