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就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放弃。
不放弃就意味这继续投入,首先那些精明的商人和资本家是绝对不会干这种明知道赔钱的买卖。
其次,那些西方国家,或许初期他们会举国研究,
但是当投入的收不回来,毋庸置疑的是,哪怕他们政府想要继续,国民也不会答应的。
没有希望的事情,你一直做下去,那就是坑害全国国民的利益。
尤其是西方国家,普遍都是好几个派系斗争,明争暗斗之下,有些时候,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对于鸿蒙集团这边做出来的选择,洪义海当初是同意了的。
当前,英特公司研发出来的芯片是 325纳米的,售价是 380美金。
之所以 325纳米的芯片涨价这么贵,主要是英特公司这边,
需要用赚来的钱继续研究新的芯片,同时也要把以前投入研发的资金赚回来。
资本家,首先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刚开始的时候 325纳米的芯片 380美金,算是价格不贵了,
当初洪义海的一微米的芯片,售价还达到 200美金了。
当英特等公司 325纳米芯片横空出世的时候,确实收到了很多订单,当月就让他们赚取了数十亿美金。
同时,在 325纳米芯片的阻击下,鸿蒙芯片第一代,
1微米的芯片价格直接暴跌,从 200美金掉到了 130美金一枚。
好在,当初洪义海跟三星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用的是当前市场价来计算的。
130美金的百分之三十,不过才 39美金,
如果是按照一开始三星集团的定价五十美金一枚的话,一枚就差了 11美金。
一个月下来,上亿枚芯片,那就是十多亿美金了。
关键是,鸿蒙一代芯片的红利期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只赚了一百多亿美金而已。
然后利润就大幅度降低,订单量也极具减少,到目前为止,一微米的芯片一个月只有一百万枚的销量。
按照一枚的利润七十美金的利润,也不过只有七千万美金的利润。
好在,紧接着鸿蒙二代芯片生产出来直接是 98纳米的芯片,而且价格定位只有一定价格一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直接抢了很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