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年傻柱,八十年代里开饭店 > 第 31章 四合院拆迁

第 31章 四合院拆迁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还有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市里颁布了老旧城区改造计划,确定了很多项目。红星轧钢厂这一带。也酝酿着一个大型的城区改造项目。何雨柱严阵以待,一直都派人在盯着这件事呢。

为此何雨柱不惜一切代价,他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后世那些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就看这一次能不能在四九城城区改造中赢得声誉,在项目分配中分得一杯羹了。

这一次他不图赚钱,他就是想取得项目扬名立万,所以他宁愿往那边倒贴钱。也要打响自己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名声。由于何雨柱抱着这样的目的,所以在竞标的时候,所有的对手都被他吓了。最后他轻松的拿到了轧钢厂这一带的这个项目。

配合着老城区改造了计划的顺利进行。市区内大大小小的单位都忙着组织干部职工集资兴建商品房。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改善广大干部职工的住宿条件。

这可是何宇柱事业发展初期的黄金阶段。他是建筑行业的龙头老大,他手下那庞大的建筑队伍在这一时期,根本就没有休息整顿的时间。全部都日日夜夜的战斗在建筑施工的第一线。

在建筑工程完成以后,结算工程款的时候,由于发包方资金都很紧张,因此发包方经常用房子你给何雨柱的公司来抵工程款何雨柱倒也不计较。他一律都接受下来了。因此何雨柱就这样被动的成为了四九城第一批炒房客。

何雨柱、娄晓娥,尤凤霞、唐艳玲他们一起开了个会。他给唐艳玲他们指出了房地产以后的广阔前景,把大家手中的资金全部集中了起来。全部投入房地产项目之中去。

何雨柱的集团公司从此在房地产行业开始攻城略地地,到处竞争城建项目。他带着娄晓娥,尤凤霞把后市开发商那一套我伎俩手法,玩得飞熟。那就是拉拢腐蚀一些不良官员,用金钱铺路开道拿到地皮;地皮一到手,他们就去银行找关系,把地皮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一到手。他们公司就大肆宣传项目动工,开始预售商品房。大量收取购房款,楼盘刚刚封顶,就把房子全都交给银行。再次办理贷款手续。价值100万的房子。他们把价格抬高成150万的贷款。总是何雨柱他们公司是一点亏也不吃呢。

娄晓娥和尤凤霞更是商场上的精英,他们这个团队总是把每一步的利润都以最大限度榨取到手。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唐艳玲和何雨水,看着自己这个集团公司的每一步进展,都觉得这何雨柱和娄晓娥、尤凤霞他们简直就是教科书里描述的万恶资本家呀!

四合院终于等到了拆迁的这一天。

因为前期公关工作做的很到位。拿到这一片儿的老城改造项目以后,本着乌鸦反哺的精神。何雨柱并不打算从这个项目中赚钱。他也不计较四合院里这些邻居们曾经对自己一个吸血行为。管他们禽兽不禽兽呢,毕竟是多年的街坊老邻居了。而且周边的四合院里的人们可没有得罪过自己呀。

何雨柱请出了当年的街道办王主任和他们这帮子拆迁办人员。大家共同商讨了搬迁补偿标准。最终何雨柱的公司对在这一片区的老街坊们给予了高标准的补偿标准。

当然了,像后世那样一个四合院。几个亿的赔偿标准,那还是以后的事儿,现在是达不到的。以王主任为首的拆迁办成立了。德高望重的王主任。连着以前的四合院管事大爷们。开始与街坊四邻们洽谈前期的拆迁事宜了。

何雨柱拟定的拆迁补偿标准报给政府部门以后,领导们普遍觉得这个标准定的有点儿高了。一旦开始实施起来不利于四九城其他地方,其他城区以后的拆迁工程顺利进行。

于是何雨柱就把拆迁工作外包给了别的公司去进行,他自己不再管理这里的拆迁工作了。

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还是很单纯的,没有后世人们所经历过的种种坑蒙拐骗的洗礼。人心还是比较朴实善良的。钉子户和漫天要价的人非常少。居民们大都是配合政府的工作呢。所以说四合院儿这一片儿的拆迁工作很快全部就签订完毕了。家家户户还算都还算比较满意的。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像秦淮茹家这样的住户。房子产权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他们工作单位的,所以拆迁公司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权益了,只能撇开他们直接去跟他们产权单位洽谈拆迁补偿了。而这一带大部分的房屋产权都属于红星轧钢厂的。拆迁部门跟红星轧钢厂谈好拆迁补助以后,双方一签字,拆迁的前期洽谈工作全部完成了。

于是何雨柱麾下所有的施工队。陆续开进了这一片区。立刻就如火如荼的大案起来了。不到半年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