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收到刘武周将要攻打自己的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信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眼神中透露出惊慌失措。
“诸位爱卿,刘武周大军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李渊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带着明显的颤抖。
文官们纷纷低头沉思,脸色凝重;武官们则焦虑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李渊无奈地说道:“我考虑投降刘武周,或许这样可以保住一方安宁,避免更多无辜的伤亡。”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无奈。
李建成听到父亲的决定,心中焦急如焚。
他猛地站起身来,声音洪亮而坚定:“父亲,万万不可!投降,这是天大的耻辱呀!天下人会笑话我们的,我们怎能轻易放弃?我们应当率领全部兵马奋起抵抗,保卫我们的家园和子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双手紧握成拳。
李渊眉头紧皱,他望着李建成,语气中带着无奈:“建成啊,你可知我们的兵力与刘武周相比,相差悬殊。我们仅有三万兵马,而刘武周的兵力却多达十万之众,如何能与之抗衡?”
此时,秦琼跨步而出,他的步伐稳健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众人的心上。
他抱拳施礼,朗声道:“陛下,莫要担忧!只需给我一千军马,我愿亲率破敌,以少胜多!”他的声音如同沉稳的泰山,给人以无尽的信心。
李渊注视着秦琼,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火花。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咬了咬牙,说道:“秦将军,朕就将这一千军马交予你。愿你能不负众望,击退刘武周的大军。”
当秦琼提出只需要一千军马就能破敌时,朝堂上的文臣和武官们都露出了质疑的神情。
文臣赵举隆嘴角微扬,语带讥讽地说道:“哟,秦将军真是勇猛啊,一千军马就能破敌,那我们这些文臣是不是都可以回家种田了?”说罢,还轻轻摇了摇头。
武官高建皱起眉头,满脸不忿地反驳道:“就是啊,秦将军如此厉害,不如自己去破敌好了,还需要我们在这里商议什么?”他双手抱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不满。
秦将军气得面红耳赤,他瞪着高建,怒声吼道:“我可不是在开玩笑!一千军马,足够冲破敌人的防线了!”
赵举隆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嘲讽:“我看秦将军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这可不是在战场上杀敌,这是在朝堂上议政啊!”他斜眼看着秦将军,脸上尽是不屑。
高建煽风点火地说道:“也许是秦将军的勇猛让他忘记了战场上的凶险吧。”说着,他还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
赵举隆则是一脸严肃地说道:“秦将军,您还是回去好好练练军马吧,别在这里纸上谈兵了。”
然而,李渊却对秦琼充满了信心。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秦将军武艺高超,身经百战,朕相信他的能力。”
李渊的目光坚定地落在秦琼身上,仿佛在传达着一种无声的信任和支持。
秦琼感受到了李渊的信任,他抱拳施礼,声音沉稳有力:“谢陛下信任!臣定当不负所托,全力以赴,破敌凯旋!”
文臣和武官们看着秦琼坚定的神情,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
他们知道秦琼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但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他们仍然难免担忧。
“既然陛下如此信任秦将军,那我们也当全力支持。”赵举隆说道,“愿秦将军能创造奇迹。”
“我等愿听从秦将军调遣,共同抗敌!”武官们齐声说道。
在李渊的坚定支持下,秦琼身着重甲,威风凛凛。
他手中握着那对西棱金装锏,锏身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决心和勇气。
每一次挥动,都带着沉甸甸的力量。
一千名军马精神抖擞,他们身着统一的战袍,旗帜飘扬,军纪严明。
秦琼骑在一匹雄健的战马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自信。
马蹄声响彻大地,仿佛是战鼓的奏鸣,激荡着每一个战士的心灵。
刘武周站在军阵前,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眼神中透露出丝丝挑衅。
他的身后是严阵以待的大军,旌旗飘扬,煞气腾腾。
秦琼端坐于战马上,他身着一袭黑色战袍,铠甲闪烁着寒光。
手中的西棱金装锏紧握,眼神坚定而沉稳,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刘武周高声喊道:“来者何人?竟敢挑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