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成功之时,宋承会成为境内真正的道宗第一人,达到前人无法完成的成就。
沈若亦知宋承和儒虚白订立魂魄契约之事,当时沈若替宋承卜了一卦,出了一个否卦,乃大凶之卦象。
然而沈若却有不同的解释。
万物通泰,不可长久,物极必反,故继之否,这是否卦的本意,但沈若认为,否卦用在宋承身上,此子从出生就一路艰险,并无万物通泰之说。
这是寓意着破而后立,宋承无法逃过儒虚白这一劫,不过遇劫并非坏事,反而是宋承的一个机会。
宋承本人倒是看得很开,他一生行侠仗义,光明磊落,但求问心无愧足矣,何时会死、死后魂魄如何,那并非他关心之事。
真要说有什么使命,宋承始终没忘记父母的教诲,他肩负着复兴罗天教的重任。
在遇到沈若之后,宋承对于传承一事也有了不同看法,重要的不是罗天教能否复兴,而是罗天教的道统能否透过自己往下传承,他没忘记自己名字的来由,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在临渊集设立继开楼,就是宋承对自己使命的一种明示。
兽族入侵的关键一战,宋承舍身取义,当时他只想着如何挡下庞加,让临渊宗和白江联军能成功撤退,藉由冰封烟炎山躲过一劫,宋承心知自己绝非庞加敌手,但他还有儒虚白这张底牌,可以藉由自己的死亡,利用魂魄契约让儒虚白出手。
而当他的魂魄被儒虚白送入银俑之中,不可思议之事却发生了,脱离了原本的躯壳,过去长期被齐物一脉的四象刀压制、罗天教的无上心法罗天长生诀,形成的道种已反客为主,控制住了银俑。
宋承并没有被儒虚白给控制。
他一直没表现出来,也没尝试反抗,是因为道种正在快速成长,结合银俑中的天地精华,开始形成新的道身。
这是真正的破而后立,印证了沈若当年帮他卜的那一卦。
宋承虽然对自己生死之事看的很淡,也将传承的重任放在报仇之上,但这不代表他忘记了父母和师门之仇。
儒虚白和玄武宗合作,宋承的两个大敌都在眼前。
他要设法透过和幻月一族的实战,让道身完全成形,现在藉银俑之力,他有着大乘期的力量,若银俑被道身融合,他应该保留不了这份力量,但银俑之身毕竟无法对儒虚白动手,所以他还是需要凝聚道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