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生命需要一束光 > 第五十二章 张晨回老家

第五十二章 张晨回老家

还上。

听到沈晓晓说要把孩子送回去,最高兴的莫过张强,他暗自高兴,孩子不在这,他可以轻松多了。

沈晓晓在万般不舍中,把张晨送回老家让沈母带。

张强把张红叫夫妇叫来帮忙,店里生意后生基本清楚,安全有小林哥,沈晓晓很放心。她星期一中午回的,整整一车,除了人,就是吃的用的,张晨的奶粉2件,尿不湿2件,日用品3大箱,玩具一箱。金龙鱼油,50斤的大米,盐,纸巾,牙膏牙刷毛巾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都带,直到车塞不上了才罢休。张强笑她,家里都有得买,带这些吃饱了撑着。沈晓晓冷冷地回答,我只想孩子不缺衣少食,你每天回老家去买,还是让我父母买,你打算一个月给多少钱?

到沈家时已经五点多了,想到从前种种,想到结婚这十几年,沈晓晓感慨良多,自己出生的地方,婚后无奈离开,到张雨再到张晨,十多年了,这两年也挣了些钱,自己把所有的钱都还了,就沈家父母的还没还,的确也挺白眼狼的,沈母确实没说错,沈晓晓有些内疚,自己和张强有什么不同,都只会要求家人付出,最好是不要回报,却没想过自己为家里做过什么,张强赌博,输光了。自己不也是赌吗?输得更惨,输得是心,是一生。

沈晓晓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归根结底,起因都在自己,是自己的无知蠢笨,才会有当初的因果,是自己看问题以偏概全,才会觉得别人的旁观是错,究其原因,这几年的愤愤不平,都是自己贪心的结果,想得到什么,偏偏失去什么,包括张强,自己总想着拉其回归正轨,可是一开始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那种人,自己其实也知道,偏偏要逆流而上,头破血流。罢了,都是自己选的,自己得受着。

第二天上午,沈晓晓和张强把沈家需要的用品补齐,中午吃了饭,准备要走了,小张晨被沈母抱着,睡得香甜。她平时忙,抱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看着小张晨,她心里酸酸的,好想多抱抱。走前,她塞了3千块给沈母,这是她所有的钱了,这些天下了好多货,回来时把店里的五千块全拿了,除了给沈母买的东西花了一千多,车油过路来回一千多,剩下的三千全都給了沈母(那时后生一个月工资一千五)。

第五十三章新商场要来了

沈晓晓的阳光百货开了三年了,前面有个小型市场,周边有许多小商店,不大,也有一家中型超市,不过经营一般,这才给了沈晓晓空间,三年挣了几十万?今天去市场买菜时,她看到那市场原来的超市门口贴着横幅,上面写着某某连锁强势进驻,定于九月十日开张。竞争要来了。

沈晓晓回店后跟后生说这件事,问他有什么建议。后生认为这边人流动性大,品牌使用不高,杂牌为主,无比较性。但可以调三两种便宜的货来做比较,降价没必要,比不过不超市的,一降价死的快,但一些品牌如百事这些可能没钱挣了,店里的净利润可能会降五个点,我们现在厨具卖得好,粮油也多,卖得大的几种啤酒利润也高,平均应该达到二十五个点,以后肯定达不到。你看我们每天基本保底十几个电器,卖一千挣五百,但架不住米也多,卖一千挣七八十。饮料方面,金威银露卖一挣一,但可乐贴电费,所以啊,我们先卖着,到时再调整就是了。

前面就要开大商场了,说没压了是没可能的,因为张晨送回老家去了,沈晓晓时间比较宽松了,她不像以往那样电话下单了,每个星期一,经过周未消费,生意都会淡一些。她选择星期一下午去各批发部看看,近的坐公交车去,远的叫张强送,有时还叫后生陪她去,从后生的选货中拓展自己的视野,经过两个月的打转,她走过合作的所有批发部,店里的货多并且杂了很多,如电器那扇玻璃展柜,以前是每个型号各上2个,现在是一个型号各上一个,要了再装,小百货品种多了很多,有些比较贵的也摆上,足足两个月,没存一分钱,不了欠了3万多货款,全压在货上了,当然沈母的也就没还上了。

过几天中秋了,大商场再过半个月就开张了,沈晓晓压了十几万的货,打算趁商场还没开张再挣一波。她和后生商量,搞了促销,三年来第一次搞促销,沈晓晓笑说阳光百货在大妈装嫩。后生笑着说,管他呢,人能来就好。

中秋节这天,沈晓晓把沈娟娟叫来,又把张强拉起来,后生8点钟也起来,店里忙了起来。沈晓晓定下的活动,啤酒全场买一件送一支,电器买三百元以上送排插,构物达百元以上送小礼品一件,靠抽签获得。就订这三种,解释权归店里。开门了,后生还是负责电器那一片,沈娟娟负责小百货,张强负责酒水,沈晓晓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