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明军出征,携三日之粮。后金人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对学来的明军战术做了改革,携五日之粮。
来蒙古打仗,草原上人烟稀少,打劫补给不易,要带十几天的粮草。
这就是后金将领不喜欢打蒙古的原因之一,对手硬,损兵多,抢劫得少,花得多。
而且对马远没有蒙古多的后金人来说,运输也是个很大的负担。
黄台吉有战略眼光,蒙古不好打也必须打。此次来打蒙古,行军十几天,粮草殆尽,准备就近就食于奈曼部。
在这里等待阿济格率正黄旗到达,同时招奥巴的科尔沁援兵集结。
最主要的,要等路远的土默特人和喀喇沁联军到来。
六路大军合攻察罕浩特,要兵力齐至才有威力,一旦被对手各个击破就没戏了。
结果眼看到奈曼部了,斥候来报,西面遭遇大批蒙古马队。
郎奇的大军一人四马,四万多匹马在草原上奔驰,非常吓人。
八旗精锐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自信,对蒙古人没有畏惧,黄台吉说打,属下们神色漠然,都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黄台吉立马阵中,观察着对面铺天盖地的敌军,脸上毫无波澜。
他二十一岁随父出征,十二年来,身经百战,这和硕贝勒的职位可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对面马多,声势浩大,兵力也比自己多几千,不过看狼头旗,是新归附察哈尔的兀良哈人。
自己心中的对手是林丹汗的怯薛,对上新附之兵,正好打个胜仗,来个开门红。
黄台吉也是不得不打,八旗兵虽然全骑马,实际上主力是骑马步兵,也就是西方所谓的龙骑兵。
龙骑兵对纯骑兵,只有下马列阵才有威力。
双方在草原上遭遇,自己要是率兵转进奈曼部方向,被纯正的骑兵在草原上追赶,就成了溃败了。
去奈曼部和科尔沁部请求紧急增援的斥候已经派出去了,属下们开始熟练地列阵。
从黄台吉和士兵们的角度,只能看到对方无边无际的轻骑兵,对手其他兵种都被隐藏在了后面。
步兵阵列是不怕轻骑兵的,但却追不上敌人。
自己主力的战斗目标是重创来袭的敌军,等蒙古附庸的轻骑兵到达,再对被重创的敌军进行追击。
汉人当了兀良哈的台吉,从明国搞了布甲过来装备部队。看着对手熟悉的明军装备,八旗兵们的自信更强了。
野战,八旗兵对明军从来就没输过。
…………
彭子海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了会儿列阵的正白旗。
敌人列成了個步兵方阵,死兵在外,锐兵在里,两侧各摆了三个牛录的轻骑。
这里一马平川,没有可以观察敌军的高地,现在也没有时间搭瞭望敌军的便楼,窥不到敌军的中军。
敌人列步兵阵,是个防守的姿态,显然在等待援兵。
奈曼人肯定比林丹汗来得快,彭子海踌躇一会,有了计较。
“色楞老将军!”
“在!”
“你手下千人队,以百人为一组,去敌军两翼和后侧放火,点燃草场。”
“得令!”
“图布信、保力高!”
“末将在!”
“你二人各率三个千人队,对敌阵正面和两翼进行威慑和试探性攻击,寻找敌阵薄弱点。”
“得令!”
“万丹伟征老将军,重骑兵随时待命,一旦轻骑兵试探出敌军弱点,听我将令,以锋矢阵进行凿穿攻击。”
“得令!”
轻骑兵应命而动,在将领的呼喝声中,七千匹战马一齐启动。
此时是农历十一月下旬,草原上的枯草很容易点燃。很快,后金方阵的周围浓烟滚滚。
浓烟让战场变得更加不透明,七千骑兵同时朝步兵阵压来,烟尘大起,马蹄声隆隆,配上手持角弓、腰挎弯刀、面貌凶恶的蒙古悍兵,一股极大的威压压向了列阵的八旗兵。
要是稍弱一点的步兵,在平原上遭到万人以上蒙古骑兵的攻击,光是浓烟和大批骑兵的威摄就能让阵列崩溃。
蒙古轻骑趁机追杀,马上就是一场大胜。
当初蒙元南下,大多数胜仗都是这么打出来的。
但黄台吉亲自率领的八旗龙骑兵几乎是这个时代重步兵的巅峰。
正白旗全体士兵,都是东北老林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