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本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现在陈子安将剧情透露了,大家又觉得心里难受。
不一会,小环便将信的戏本写完,没有交给陈子安,而是直接递给了李良玉。
陈子安心中悲痛啊,小侍女走了,换成了小环。
没想到啊,两个都二五仔,都不是他的贴心小棉袄。
李良玉再次拿起剧本,前面的剧情她还记得。
说实话,她觉得这剧情写得很好,不是一般的水平。
就是孩子那一段太毒,她很喜欢喜儿,不希望喜儿得到那样一个结局。
新的剧本就舒服多了,虽然喜儿被强行玷污这一点,依旧是个大毒点,但好歹贴近现实。
太现实就不好了。
之后起义军到来,他们打倒了黄世仁,并找到了喜儿。
大春对喜儿依旧喜欢,他没有因为世俗的眼光,就将喜儿弃之如敝履。
而是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感情,带着喜儿离开了村子。
两人加入了起义军,一起面向新生活,有了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剧本,李良玉长舒一口气,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
“写得不错,你们也看看。”
说罢,李良玉将戏本递给了最近的刘胜。
刘胜接过戏本,看了前半段剧情,他倒吸一口凉气。
他是读书人,看戏本自然是读书人的角度,他能感受到戏本剧情的贴近现实,更能感受到,在剧情中积蓄的感情。
这玩意比水浒可厉害多了。
看完后,刘胜面容复杂,看向陈子安,眼中也有了另眼相看。
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戏本被传到金胜花手里。
她是一个农民,对地主十分了解,对剧情是否贴近现实,她非常的有发言权。
看着看着,她就面露悲伤,这剧情,将喜儿写的卖进窑子里,就是曾经发生在黄村的事情。
或许对于现在做的事情,她确实应该改变一下态度了。
杨婵玉和农人无法感同身受,她接过剧本,只是草草看了两眼,便说道:
“找个人润润笔,这语言,难登大雅之堂。”
被金胜花拍了一下,杨婵玉不理解,她觉得她没说错啊。
程大刀最后接过剧本,他沉默着看完,眼中怒火中烧,恨不得当场撕了剧本。
“那黄地主死的不够惨,应该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