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路让其与地面的苔藓融为一体。
这条原矛头蝮静躺在苔藓上简直浑然天成!
漂亮!
不,应该说是一件大自然的艺术品!
国内但凡是从事蛇类研究工作的人都纷纷跑进了苏然的直播间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
对他们来说苏然的这个新发现无疑是最令人振奋的消息。
不过,苏然却没有像这帮人那么高兴。
网友纷纷询问怎么了。
苏然如实说道:“目前这条新亚种的发现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有关这个亚种的种群,在林海里还存在多少几乎是个不得而知的问题。”
他说的确实没错,至少就现在来看,还没从林海里发现第二条原矛头蝮。
“所以想要有针对性的去保护这个种群,首先就先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种群的分布情况。”
“这件事交给我们蛇类动物保护院就行了。”
看到官方大佬下场了,观众们心里也放心了不少。
在保护院准备开始对林海里的原矛头蝮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研究的同时,国家林业厅那边也准备将这条原矛头蝮收入进了蛇类种群图谱。
不过关于这条蛇的命名却一时间拿不下结论。
林业厅蛇类收录办公厅内。
负责准备收录原矛头蝮新亚种的主任阳林中忍不住说道:“要知道一个全新的蛇类亚种被发现这可是一件大事。”
“尤其是莽山烙铁头的存在本身就尤为稀少,而且区域分布也仅在莽山。”
“这一直以来都是蛇科学术界的共识,但现在居然有人告诉那群研究蛇类几十年的专家们发现了新的亚种。”
“这种消息不亚于普通人中了彩票一样高兴。”
杨林中平复着内心的激动说道:“我估计用不了多少,肯定会有不少行业内的人士来抢着为新亚种命名。”
身边的同事说道:“不过主任,一般新物种的发现都是由发现者来命名的,这是圈子内的共识。”
“对,没错,”杨林中点了点头,“所以我的意思很简单,咱们得去林海见一见那位护林员了。”
回到家后苏然在攥写有关原矛头蝮新亚种的生活习性,这些都是系统所介绍的界门纲目科中所了解的。
苏然打算简单的阐述一遍,这或许会对相关机构保护原矛头蝮起到很大的帮助。
现在苏然所考虑到的本就是不少研究所最关心的问题,不过他既然出手解决,后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就在这时从省里来的林业厅工作人员找上了门,苏然和杨林中几人握手。
提着公文包的杨林中开门见山道:“苏站长这次我们前来的目的是希望邀请您来为原矛头蝮新亚种命名。”
闻言苏然有些欣然,要知道为一种动物命名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少涉及这行业的人员可能做梦都想要发现一种新物种,然后由自己来命名。
“我觉得林海烙铁头就很不错。”
遵循莽山烙铁头以地名命名的方式,苏然选择为新亚种命名为林海烙铁头。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外界关注新亚种的同时,也会加深对林海的印象,从而起到一个宣传作用。
杨林中微微颔首,仔细地回味起这个名字来:“林海烙铁头……林海原矛头蝮。嗯,是个不错的名字。”
“确定就是这个名字吗?”
杨树林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