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40分钟后,他们驶入城北的一个富裕区域。
那里大多是小型洋楼或 四合院,冉秋叶的房子就是座两层的西式建筑。
冉家大门两侧贴着红色双喜,却显得冷冷清清,没有丝毫办喜宴的样子。
一行人下车后,不禁皱眉进门,院中一片吵闹之声。
几个年轻人正大声责骂,而一名带着墨镜的中年夫妇跪地不语,低着头。
冉秋叶穿着干净衣裳,颈间别着红花,躲在门背后偷偷拭泪。
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少年指着秋叶父亲怒吼:“冉家挥霍无度,如今还搞这么铺张,把我们当做什么?”其他人也随声附和,有人还想闯进屋子检查一番。
看到这般情况,傻柱愤怒至极,甩掉外套,挽起衣袖,准备和这群小伙子理论。
这时,杨军阻止了他。
“柱子哥,今是你人生大事,不用你动手。
看我来的。”说完,示意他冷静,然后走向那领头青年。
看着对方胸口的徽章,他叼起一支烟,慢慢点燃后朝对方喷吐浓郁的烟雾。
他问:“朝阳中学?”
接着,对方反问:“你想怎么样?”
当那群青年离去后,
冉秋叶的父母来到杨军和李铁柱面前,对他们感激不尽,热切地邀请他们在屋内休憩,不断献上热茶和香烟表示谢意。
李杠精和傻柱坐在客厅,与冉父闲聊着;冉母则带领其他几个年轻人搬移着秋叶的嫁妆,满满的车载了一车。
他们是书香世家,加上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家庭颇为富足,仅是嫁妆就有四床棉被、两个暖水瓶、两个搪瓷盆以及满满两箱的私人物品。
冉父紧握傻柱的手,语重心长地吩咐务必善待秋叶。
而屋内的冉母则是抱着秋叶,不断地提醒新娘子做媳妇应有的注意事项,秋叶频频点头,眼眶湿润,紧紧拉住母亲的手,心中充满哀痛。
从两位父母依依不舍的表情中可以感觉到,他们有多么舍不得女儿出嫁,但是形势所迫,他们不得不割舍这欢乐的一刻。
面对秋叶时,他们虽勉强微笑,但眉宇间的忧虑却不难察觉。
在冉父母难分难舍的目送下,载有嫁妆的汽车缓缓驶离他们的宅院。
因为车上装载了嫁妆,杨军这辆车只有傻柱和秋叶的位置空置,刘光福等人便只能挤在李杠精的车里。
一路行程中,大家都不发一语,似乎都还沉浸在这种事后的冲击中,特别是秋叶,她愁容满面,无论傻柱如何宽慰都无法驱散心头的乌云。
“军子兄,今天多亏你和你的朋友出手相助,否则我们一家......”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秋叶沉默了许久后,才对杨军致谢道。
\"嘿,怎么客气起来了?小事一桩,举手之劳。”
傻柱缩在后座,听见这话靠过来附和:
\"军子啊,这事儿你可得认真对待。
要是能把嫂子的事搞定,往后你的兄弟傻柱就是随你差遣的了。
\"
\"真的吗?\"杨军斜睨了他一眼。
\"那是自然。
\"傻柱拍着胸口打包票。
杨军瞪他一眼,说:\"让你一路狂奔回去也算?\"
\"那……不好吧,你还真想得出这些馊主意?\"前座上的然是秋叶娇嗔地回头瞪他,傻柱马上改变口风,“你真能解决这事,我就乐意跑回去又何妨。”
傻柱假装要下去跑。
\"好了好了,跟你开玩笑的,都说婚礼前三日不分大小,晚上我绝不会叫人闯你洞房的,别担心。”
说完笑话后,杨军庄重起来,对他们说:
\"这么点小事算什么,包在我身上。
今天是你俩的大喜之日,你们该笑着才对,多一点喜气洋洋的气息。
\"
\"对啊,我们笑,就这样笑。
\"冉秋叶听他说能解决问题,心情立刻放松不少,面上多了丝笑意。
回到四合院,二爷爷早有安排,巷口的人已在等他们。
新嫁娘一下马车,鞭炮声便炸响开来。
众人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