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一观他携带而来的十二卷书简。
太后赵姬在迷糊中,开始看起了书简,看完以后,她若有所思。
“青云子,你一路悲哭入咸阳,就是为此吗?”
书简所写,都是对孕母生产的统计,母子难产活一,母子难产皆亡,冰冷的数据,让太后赵姬都只觉莫名哀伤。
她太有共情了,为人母者,就知其中之难。
“太后明鉴,青云就是为此悲哭!”
青云子又行一礼,神色哀伤而又坚决道:“天下女子何其多,若有机会可增其活命的可能性,青云愿去践行。”
“一路行来,青云苦思办法,不见其路,是故悲哭。”
“然天有其道,青云有悟,可寻一线希望,是故前来拜见太后,望太后助之。”
“本宫?”,太后赵姬愣了愣,随后指了指自己,问道:“本宫如何助你?”
青云子恭敬一拜,言语恳求道:“太后,解决之法,在于女医。”
“若女医够多,便可减少孕母生产时的危险。”
“权贵之家,有经验丰富的稳婆坐镇,然百姓之家,全靠天意。”
“青云想请太后相助,操持女医之事,青云要在秦国建立一个医家学宫,女医也将纳入其中。”
“唯有太后操持此事,方有号召力,以解困苦。”
太后赵姬瞪大眼睛,不敢相信道:“青云子,你要建立医家学宫?”
她政治智慧不高,可也不是傻子,一个学宫是那么好建成的?
“太后,青云只求一线希望,太后若允,医家学宫之事,青云自会去操持。”
说着,青云子又是一拜道:“若是医家学宫可成,还请太后能亲自操持女医之事。”
太后赵姬眼睛眯了眯,她怎么感觉这青云子很有把握似的。
稍稍思量,她一时难做决定,此事很难,她也知道真答应了,指不定有什么风波呢。
见她犹豫难决,青云子心中暗赞赢子非那小子有预见性。
随即,青云子一副失望难受的模样,行了一礼后道:“太后若是觉得为难,青云便不在请。”
“青云想前去夏姬太后还有华阳太后那边寻求一线希望,还请太后代为引见。”
此言一出,太后赵姬顿时眉头一跳,她可不待见那两位长辈,更与她们之间,多有争执。
“青云子,此事你有多大把握?”,太后赵姬问询起来,她想搞点动静了。
她也看得出来,一旦青云子的医家学宫能成,她操持好女医计划,定会名声斐然。
华阳太后与夏姬太后不是一直看不起她吗,真要此事能成,到时候她们还敢看不起她赵姬吗。
成了!
青云子心中暗喜,神色郑重道:“太后,臣愿一试。”
“那好,本宫允你此言,然前提是你能将医家学宫建立起来。”,太后赵姬提了条件,医家学宫要成,人力物力可需要不少。
若无人支持,赵姬可不觉得此事能成。
“谢太后!”
青云子又大礼而拜,虽有算计在其中,但太后赵姬允之,就得拜谢。
……
真相了!
青云子一路悲哭入咸阳的原因,终于明了。
他入宫请见太后赵姬,拜请太后赵姬操持女医的事情,已经宣扬开来。
青云子要建一个医家学宫,消息传开,不少人都傻了。
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秦王宫中,赢子非,秦王嬴政,宗正,三人于殿中正谈论此事。
“族兄,医家学宫的学生学有所成,来去自由,这可否浪费了财力。”
赢子非已经将事情来龙去脉表明清楚,嬴政对医家学宫的建立是大为赞同的。
站在他的高度,人口,就是最重要的国力。
若医家学宫将来培养的医生够多,那很多人都将受益。
此时,他有些不理解赢子非在医家学宫的规章制度中为什么要注明学子学有所成后,来去自由。
如此一来,可就白白帮其他国家培养医家人才了。
“王上,医家学宫的招生中,除却秦国军方的固定名额,我秦国的名额当与六国的名额是同等的。”
“若只为秦国的医家学宫,虽有助力秦国之效用,然却失了气量。”
“医家学宫就该是天下人的医家学宫。”
赢子非说着,意味深长笑道:“民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