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众多亲朋避之不及,但这世上既有见风使舵忘恩负义之徒,但也有窦谈这样宽厚君子。他既没休弃妻子,也没阻止妻子帮助娘家亲族。十一年前刘氏父母病故于流放地,他甚至亲自陪着妻子前去料理后事,扶棺回乡。
褚皇同意他们夫妇照料敬宣的日常生活之后,他们更对这外甥视若己出。有人参奏窦谈居心不轨,被褚皇一句‘窦卿是个仁厚君子啊’给堵了回去。
窦谈父亲去年病故,夫妇俩带着儿子儿媳们回乡丁忧。
提及此事,敬宣满脸孺慕之情,他在犟头倔脑的少年时代,能有窦谈夫妇的细心照料与温柔抚慰,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他道:“我把宝珠也送过去了。”宝珠是窦谈夫妇的小女儿。
裴恕之笑出声,“她居然肯回到乡里?”
敬宣苦笑,“我宁可她在乡野闲着无趣,也好过在都城里凶险。”在他心中,早将窦谈夫妇当作了自己亲生父母,宝珠就是他的亲妹妹。
“即将风云变动,他们不在也好。”裴恕之轻叹。
敬宣一脸冷色,“若湛,我希望她好好活着,至少活到你我事成那日。若她轻易死了,该多无趣啊。”
裴恕之神色淡漠,“我亦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补充一下裴崔两家的小知识。
如果从西晋算到唐代,河东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专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驸马21人,荫袭46人,进士117人,贤良7人,辟举65人,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谥59人,乡贤30人,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公主20人,贤节8人等,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这个很重要】,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
这是一组多么可怕的数字,竟然有59人当过□□总理,59人当过三军总司令,至于其他省部级高官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只算唐代,河东裴氏也出了十七名宰相。
请注意,裴家还不是第一等的门阀世家。-
有唐一代,博陵崔氏出了十五名宰相,这其中至少有三位宰相是靠门荫入仕的,其余门荫入仕的崔家高官不知有多少。
所谓门荫入仕,就是没经过科举考试,仅仅因为高贵的门第与亲友举荐就能入朝为官,-
难怪吭哧吭哧考了十几年,明明成绩很好却依旧落榜的黄巢同学要发疯了。
然而,博陵崔氏也不是门荫做官最多的世族。
感谢在2024-07-1509:11:49~2024-07-1718:04: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68308945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oey、阅尽千帆、愚媚媚、小亚、mmg、嘉同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253250750瓶;烟花三月10瓶;雲淡風清998、笑持兰花8瓶;种花人3瓶;棉小因、21739933、t*2瓶;苏、ursula、快哉风、sophia?、伈晴、42865347、弥迩尔、se7ven、253866、粉黛、巡山的小妖、果果在这里?('w')?、桃小兔、緋櫻、咻咻咻…我来啦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关心则乱向你推荐他的其他小说:
:,
:,
:,
:,
:,
:,
:,
希望你也喜欢
从崔家出来已临近宵禁之时,裴恕之只好在马车内匆匆更衣,迅速赶往福春坊。
西都长安夜里最热闹风流之地的要数平康里,号称‘八馆十六阁,红粉盈街,丝竹不绝’。
褚皇移居东都后,跟着过来的官宦子弟与贵族郎君绝不会亏待自己,于是汇聚了众多乐师伎人的福春坊就兴盛了起来,流珠阁便是其中第一等的温柔销金窟。
裴恕之去时,一众郎君已喝了起来,或东倒西歪,或依偎着美貌伎子花言巧语。
年轻的邢国公柴孝远撑着桌子起身,召集大家伙儿向裴恕之敬酒。众人皆知裴恕之酒量极浅,之前不知闹过多少次,如今熟了,便不计较他酒杯沾唇即止。
正宾已至,柴孝远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