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心的声音”,说说我上次那件改毕业证户籍的事情的后续吧!
先大概说个背景,就是儿子初中的毕业证上户籍不小心由学校填错了,我就好好感知了一下我的想法和心念。虽然我平常是很好说话的人,而且通常也能善解人意,不太去追究别人的错误,通常就算了。但是这次我从觉知身、心、念头的角度出发,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我的心希望老师能够改过来,我想要顺从我的心而行!
这个事情涉及到三个人,我,一个中间人老师,与学校具体办这个事情的老师。于是我就和中间人沟通了,和她表示了我的担忧,就是怕影响了孩子后续的考试报名。后来这位中间人帮我去联系了,说毕业证不能重新出,如果需要可以弄个证明。我说好,想着备着以防万一。结果中间人发来了证明的电子版,让我确认,我说没有问题,她顺便说,给你寄过来,到付可以吗?
我想了想,回复说:
收到,好吧。只是不是对方的错误吗?为何我要付费?
钱不是问题,只是处理这件事的态度让人觉得不快。感觉是因为我多事所以我要付费似的。我自认为我没有错!(一个努力的小图标,一个捂嘴笑的小图标)(三个合掌的小图标)
这个中间人只是问我“内容对的吧?”“地址给一下”,然后我就给了,并且向她表示“辛苦啦!”
所以整个过程中,我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沟通出来了,我终于从心而行了,只是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和认可,中间人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事情就这样了,但我对自己说“ry!”(不错的尝试!)我需要的东西我拿到了,尽管付出了钱,虽然不应该我付,但是目的达到了,不是吗?
回到觉察自己的话题。
最近读到另一本书,书里的话给了我一些启示。
书里谈到“观”与“在”的能力,我突然想到我一直在实践的“看见自己”的具体步骤与这两个字的关系:
觉知的部分(觉知自己的身体,觉知自己的心,觉知自己的念头)---“观”
行动的部分(做身的动作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心)---“在”
过两天,我要去bj去参加一位老师的工作坊,主要就是通过身体来疗愈自己,我想达到的目的,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培养“观”与“在”的能力,以及重建身体感受的联结。
等我回来之后,我会继续实践,并且也愿意分享我在参加工作坊以及之后的种种实践,敬请期待!我自己也很期待!
*******
为了休息,她的潜意识追求失败
原来,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子,她的工作从去年就遇到了不少状况,对于这些状况,她的应对方式是:不能认输,必须使用积极的方法去应对……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是想休息,但她不愿意接受这个想法,她觉得不可以懒散下来。于是,矛盾产生了,她的潜意识深处的想法是渴望闲适一些,而她意识上排斥这种想法。所以,她的潜意识越渴望懒散,她表现得也就越忙,而她表现得越忙,她的潜意识就越渴望懒散……
终于,一个奇特的局面产生了:她经常轻率地作一些决定,而这些决定最后证明都有问题,结果她的工作几乎每一方面都遇到了大麻烦。
可以说,这些不断出现的大麻烦是潜意识所营造的结果,既然你不愿意主动休息,那么你总可以被动休息吧,当你的工作一谈糊涂时,你想不休息能行吗?
---摘自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
*******
书中提到了这个例子,我看到了潜意识与意识的区别,潜意识更多的是自己深层的需求,更多是接近心的层面上的;而意识更多的是由于我们的生长环境,包括所有碰到的人和事物所塑造的,是头脑层面的。
所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头脑是会阻碍我们生活地更加健康的。也许不太准确,而是太多地使用头脑,或者说超出一定的限度地使用头脑,或者说完全不理会身体,只关注头脑的话,是会阻碍我们的健康的。
这里又体现了老祖宗的“中道”,“平衡”的思想观念,头脑要用,人类一诞生就是以聪明的头脑为骄傲的,确实这个头脑创造了人类多少璀璨夺目的文明;但是,但是!恕我用两个“但是”来表示强调,不能只用头脑,不能偏颇,否则就走向了反面。“过尤不及”,当失去了对身体的感知,那么头脑产生的智慧就不再是智慧了。或者从这一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