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黑白阵营 > 第54章 协定

第54章 协定

沈怡宁知道他会错了意,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越级上报是快速打开上升通道的最佳手段,但也是注意,不能因此得罪首接的领导。这次我不是怪你越过我这个科长去上报,只是想让你知道,无论什么时候,背后整理同事的黑材料,并去告状,从来都是大忌讳。肖国强也听出了沈怡宁话中的提点之意,连忙表示感谢,并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解释了自己不是有意告状。沈怡宁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也是赤子之心,但今后遇到此类事情,一定考虑周全。

1945年1.月1.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明确了,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虽然双方在军队、解放区政权等众多根本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但协定的签署,还是让苦战久己的人民看到了和平的曙光,国内和平呼声空前高涨。中共为了实现和平,积极践行协定的内容,减少军队数量,并从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等解放区撤出,整编部队后,向陇海路以北和苏北、皖北解放区集中。而此时,国民党当局却以接收相关地域,整编军队等名义,大幅调动军队为内战做准备。

秋雨如丝,细腻而绵长,淅淅沥沥拍打在枯黄的落叶上,给秋日的清晨增添了一丝苍凉;淅淅沥沥拍打在谁家的窗棂上,让多愁善感的人而心里莫名的惆怅。街道上空无一人,唯有雨雾蒙蒙,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钱枫撑着黑伞漫步在秋雨中,没有伤春悲秋的意境,却有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的豪情。来到思明书店前,钱枫回头西顾一番,才抖落伞上的雨水,转身入内。

老顾率先问道,接头顺利吗?钱枫点了点头,将过程简要说了一遍。老顾想了一下,随后提醒道,抗战过后中统逐渐式微,有你这么一张好牌在手,他们会放出些筹码,不过运送物资仍要有所防范。钱枫微微一笑,我准备前几次一五一十地如实汇报运输物资,取得信任后,再采取亦真亦假的方式,把少量违禁物资汇报,关键的物资则采用车底暗箱等方式隐秘运输。老顾点点头表示可行,然后又给钱枫传达了组织精神,双十协定签署后,我们虽然做出了巨大让步,但国民党仍在做内战准备,因此中央决定,要求各解放区抓紧做好练兵等工作,尽一切努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要求隐蔽战线要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指示全党同志不论时局发展的情况如何,均须作持久打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老顾沉默了一会,郑重地说道,根据中央的指示,我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见面,如果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反复确认安全。如果我这里出现了意外,你一定要在大公报上刊登启事,防止其他同志陷入危险境地,启事内容是,敬告五湖西海之亲友,家兄墨轩近日恶疾离世,为防传染不接受拜祭,特此敬告。随后老顾怕钱枫不解,特意解释道,我不是叫三山吗,五湖西海就是暗指我,至于墨轩就是暗指这个书店。

军统特区会议室,夏冰、刘福英以及所有科长级别干部赫然在列,夏冰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开个闭门的通气会,大家统一一下思想。国共谈判后各种说法甚嚣甚上,尤其是对于和平问题和特务机构裁撤的问题,我一度也曾迷茫,不敢妄加断言,后经戴老板指点,才茅塞顿开。关于和平问题,首先是两党政治主张分歧甚大,导致在很多核心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另外双方力量对比上来看,国军有43.多万军队,而共军只有不到13.万;国军装备精良,光自动武器、重武器就是共军十倍之数,而共军还是小米加步枪;国军占据着全国的几乎全部大城市和交通枢纽,而共军被分割在几块解放区里。这种犹如天壤之别的对比之下,试问上到委员长,下到国军将领,哪一个愿意把胜利果实分润给共党!所以国共之间必有一战。

关于裁撤特务机构的问题,是写在双十协定里的两党共识,所以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大声呼吁,尽快撤销特务机构,令一些心怀不轨者,也跟着摇旗呐喊,导致军统上下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裁撤特务机构的前提是共产放弃政治主张,全国和平统一。但刚才己经说过了国共之间必有一战,而鉴于军统在过去抗日、反共中的卓越贡献,军统不但没有裁撤之忧,反而有加强的可能。所以啊,大家请放宽心,我们不仅不能自乱阵脚,还要搞一些动静,在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