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烟海录 > 第四章,涟漪

第四章,涟漪

即使张伟作为穿越者,知道些大势上的时间点和部分军事知识,但这世界是否对应原来的世界尚且两说,遑论战争中问相识者性命能否归来,他又不是劳什子麻衣神算。他其实明白李二根更多是在寻求安慰,可现实里从来不缺得到安慰后再度受挫,反而狗咬一口,归咎于安慰者的人,再加上他又不清楚其人本性,只好含混道:“不瞒李兄,赵某于兵家书籍涉猎甚少,加之常日醉心古籍,闭门造车,实不知迩来哪国与我大晋动起刀兵,更不敢定论谁胜谁负啊。”

一番凉水一泼,李二根也清醒不少,面上更露出惊讶之色,“老弟真是枉有赵姓,竟不通兵事?”旋即又有释然,若真是国中煊赫,干城赵氏子弟,也不至于沦落到与他一般下场,窝在李家村这山沟沟里躲灾避难,他叹息一声,道:“是那宣国。”

“宣国?!”全然未知的国家不由令张伟惊呼出声,引得大娘转过头来朝他一瞥,李二根也激动地向他问道:“老弟难不成没听过宣国名号?”若按春秋战国史,较为隐僻的他也只听说过三晋地带存在狄国、潞国、中山国等势力,浑然未听说过什么宣国。但架不住自己惊呼,只好虚应道:“没有没有,好似之前听说过名号,大抵建国在阴山以南?”

李二根忽而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中同样含混包容,像是在照顾着张伟这读书人的颜面,并为其解释道:“宣国本是我晋国北方的一个部落,近几年间不知怎的就突然兴起,而后不顾天子分封,悍然立国称王。”

“那些人不知怎的吃错了药,当时还未建国之时,便要来伐代国。代国转头就求援我大晋,那时知将军刚刚接替了老赵家的正卿席位,正欲立功建业,闻着风立马就请示晋公,打点兵马去了代国。结果没过多久前头就传来捷报,说知将军不但守住代国,更把他们打得落花而逃,撵到西边去了。只是没想到近年来听说,那宣国反倒除了西边的璆国和义渠国,又侵占秦地,而后建了宣国,回头又把燕国给灭了。”说到此处,又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怎就又要来犯代国了呢。”等等等等,一连串信息说得张伟已然懵圈。晋、二荀之知氏、西戎义渠、秦国、燕国、代国、雁门他都通晓,怎的除却那宣国,又突然冒出个劳什子璆(qiu)国?而且晋阳不是春秋晚期才开始兴建,确立为赵氏的都城吗。

庞大而驳杂的信息一股脑地汇入张伟这头,让他不禁为之发蒙,足足过了一会儿,他才生出一股自个是不是被投放到了某种策略游戏的魔改剧本里的错觉。毕竟相应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已然明确的告知他,不单自个进入的时代从最初推测的春秋中期变至春秋晚期,晋国以北更直接略过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诞生出了一个侵略凶恶更胜于匈奴的国度,且其掌握的工业水平相当惊人。

光把宣国这煞人战绩一说,不消张伟这读书人分辨,李二根自己已是心里打鼓了,他听闻那宣国人尤其酷烈凶残,每克一地,不单好将敌国阵亡将士筑成京观,更嗜杀黎庶成性,即便待遇稍好的也是充为奴隶走兽,供人亵玩。想着想着,就不禁两股战战,喉头打梗,说不出话来,而那头张伟也在忙着分析线索,重新对世界建立认知,三人组成的队伍自然变得沉闷起来,直到回到村中,杜大娘领着李二根回家认亲,将木桶交付给张伟,教其帮忙倒进水缸,才打破了这许久的沉默。

与二人道别,替大娘把水缸装满水,张伟转身便回到家中。不得不说,李二根这手透露出来的信息,助他把认知的大世界给构建出框架来,只可惜实际上并无太显著的作用,除非他能在这年代里顺利无虞地穿行秦地或者燕地,再以兜圈的形式进入所谓的宣国,才能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而且还是不考虑是否存在路引关牒户籍的存在下。

而如若就连知氏也阻挡不了宣国人南下的步伐,张伟真不知如何是好。于他心中,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唯晋国兵力冠绝天下,若是晋国尚且不免战败灭国,只怕老秦七世换来的一统伟业便被人家一代一蹴而就了。而当中最让他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李二根说的近些年,宣人屠灭璆、义渠国、燕三国,西吞秦地,纯粹战事方面暂且不究,后勤辎重的补给问题要怎么解决,难不成还真是一味地以战养战?而且就算打下来了,彻底灭其社稷宗庙,取决于现下的阶级构建与人文环境,可不是按下劳什子招降选项,就能让一氏族衷心归顺,为其好心治理旧国故地的。

在放到战争层面来讲,一个军事强国从北境诞生,与之相邻的国家奈何不得,是否会展开求援或是缔结诅盟纠集联军,共伐威胁?张伟的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光是历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