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再纠结儒家了。
李斯感觉到扶苏和以往不同了,终于有了成为皇帝的潜质。
江晨则是撇撇嘴,皇帝,华夏早就已经没有皇帝了,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了。
不过,见到扶苏一脸认真的样子,好像后面的剧情是他要做皇帝,如果自己说得不好,恐怕会影响对方的发挥。
万一被导演骂了,将这个责任推给自己,对自己的名声不好。
旋即他正了正身体,沉声道:“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在华夏有一句话,叫做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乱,百姓苦。
任何朝代的百姓都是苦的。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皇帝,你需要学会很多知识,刚刚我们一直在说扶苏之事,刚好你现在演的是扶苏。
我们就说读书成为皇帝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吧。”
“正有此意。”扶苏兴奋的说道。
嬴政和李斯也静心聆听。
尤其是嬴政,他是始皇帝,做皇帝没有人比他和更懂,但是他还是想要知道仙人口中的皇帝是如何的。
李斯的想法就简单了,他只想知道如何管理一好一个管家。
江晨清了清嗓子,说道:“其实如何做一个皇帝,我懂得不多,我就说华夏两千年的各朝代中对皇帝的一个总结吧,”
成为一个好皇帝不仅仅需要个人修养和才能,还需要对国家治理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我有几个建议:一个好的皇帝应该具有仁爱之心,关心人民的福祉,以智慧和公正来治理国家。
勤政爱民:好的皇帝应该勤奋工作,深入了解百姓的需求,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公平正义:好的皇帝应该坚持公平正义,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尊重历史和文化:好的皇帝应该尊重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和发展国家的文化遗产。
勇于改革:好的皇帝应该有勇气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好的皇帝应该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包括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重视教育:好的皇帝应该重视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自我修养:好的皇帝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为百姓树立好榜样。
实际上,成为一个好皇帝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
如果我是始皇帝,我就会安排自己的儿子们去当一方县令,让他们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第十五章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
“确实很像。”李斯说道,“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不同。”江晨解释道,“看起来确实很像,但是完全不同。
杂家其实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他觉得谁说得有道理,就将谁的学问拿过来用。
未来的儒家却是以儒家为主,以儒家的忠孝礼仪,儒家的明事理,知大义,识大体,明大道等思想为主题。
然后融合各种学问,最后创造出不同的学问。
而这些学问里有很多其实跟儒家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明朝有一个叫做王守仁的人,他非常有名创造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如果你真的扶苏,儒家那一套嘴巴说得好听,做起来却什么都不会,还是不要学了,还是学学后世的知行合一。
具体的内容太繁杂,我也就不多说了。
知行合一的四个字,简单地说就是心里知道和实际行动要一致。
不能被规矩所束缚,要有打破规矩的想法。”
李斯和嬴政都默默记下了江晨的话,知行合一,大道之理也。
江晨继续说道:“其实,治理一个国家没有那么简单,不仅仅需要仁政,还需要霸道。
对穷苦百姓用的是仁政,对敌人以及不听话的人需要霸道。
当你理解知行合一后,你就会发现律法就是规矩,为天下立规矩,让万民有法可依,可以让万民不会做出危害大秦之事。
而大秦的律法太严苛了,而你就要打破这个规矩。”
“如何打破?灭了法家吗?”扶苏问道。
嬴政翻了翻白眼,心中大骂蠢才。
李斯则是嘴脸一扯,大公子还是念念不忘要灭了法家。
江晨苦笑一声,道:“刚刚都说了律法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