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道。
江晨说道:“如果是一个人,那绝对够了,但是他们要养仆人,养孩子,养家人。
老朱,你这还是一品大员的俸禄。
按照一两银子可以买两袋粮食计算,一个一品大员一个月才43.5两银子。
他需要仆役人,十个,每个就需要2两银子的工钱,那就是20两没了。
一品大员需要轿子,需要马车,这个不过分吧。”
朱标道:“不过分。”
“轿子的轿夫和马车的马夫,以及轿子的维护,马车的维护,以及马匹的喂养,一个月10两银子,不多吧。”
“一匹战马一个月就需要10两银子的费用。”朱棣说道。
朱元璋狠狠地瞪了朱棣一眼,要你多嘴。
江晨说道:“那就剩下13.5两银子。身为一品大员,衣服不能穿得太寒酸了,饭不能吃得太差了。
否则有损国体,会被人说,大明朝的一品大员就吃这样的东西。
老朱,你也会脸面无光吧。”
朱元璋老脸再次一红,道:“反正他够用就行了。”
江晨颔首道:“就算勉强够用了,所有的费用刚刚好,够官员吃饭,买东西,养仆人。
那么万一生病了呢?他还会有钱去看病吗?遇到喜事丧事,要送礼呢?他们有钱送礼吗?
没有,老朱,你将官员的俸禄算得死死的,能让他们活下来,说实话,那已经算是官员们家底丰厚了。
所以淮西集团们就开始将目光看中了百姓们的田产,多少无辜的百姓被他们害得家破人亡。
至于那些浙东集团,他们不仅将目光集中在百姓的田产上,还有商人身上。
尤其是海上走私,让他们每年都能赚取数千万两银子。”
“他们该死,都该死,咱要将他们剥皮充草,以儆效尤。”朱元璋愤怒地说道。
第一百零一章大明俸禄低
江晨等着大家消化了一下后,继续说道:“刚刚说的后世的教育的理论和后世的学校以及一些关于学校的事情。
但是我知道扶苏最想问的是学生,没有生源,没有生源,就算是再好的学校都没有用。
你回去要做的有三件事情,第一件,找夫子,第二件事情,找商人以及贵族,让他们的孩子读书。
第三个,让商人赞助两到三个穷苦家的孩子读书。”
“商人会愿意吗?”扶苏说道。
“一定会。”江晨信心十足地说道,“他们是地位低下的商人,就算朝廷抬高了他们的地位,可是依旧被百姓们所不齿。
现在他们急需做好事提高自己在百姓乃至官府中的地位。”
“可是……”
“相信仙人的话。”
嬴政打断离开扶苏的话,他身为始皇帝,岂会不知道江晨说的成功性很大。
只要让商人得到一个增加名声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马皇后说道:“标儿,回去之后,在京城建造一所书院。”
“是,娘。”朱标应道。
刘禅开口道:“相父,回去后,我们也要建造一所学校。”
诸葛亮一惊,刘禅竟然开口了,这还不算惊讶,更惊讶的是刘禅竟然有主意了。
这让诸葛亮又惊又喜又不舍,以前的刘禅不见了。
旋即,诸葛亮回复原道:“好,我们回去就建造学校。”
“好了,现在轮到朱标提问题了。”江晨说道。
“仙人,我想知道大明的国运。”朱标说道。
这是他刚刚想到的问题,现在的大明看起出了一个让他们自以为没事的政策,却是埋下了亡明的隐患。
这多少让朱标心里不安。
他要打造的是万世千秋的大明朝,他要的是国泰民安的大明朝。
而不是几百年后就亡国的大明朝。
江晨想了想道:“其实我原本的计划就是告诉你们一些历史,然后再从历史中告诉你们朝代的缺点,因此改变你们的缺点。
可是,一想到你们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想着先让你们发展一下,起码让百姓们能吃饱饭。
既然你现在提了,那么我就说一说大明朝的历史。
大明朝建立的人就是老朱。老朱是地地道道的一个穷苦百姓,他的家里人全部被饿死了。”
朱元璋眼睛瞬间红了,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