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10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第10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其中一个比其他三个高很多,大概有一米七,只比沈东升矮十公分。

她皮肤白净,瓜子脸,桃花眼,脸上带着柔弱,论美貌跟沈梅的闺蜜韩诗诗不分上下。

沈东升上前搭讪:“同志们好,我是沈村大队的沈东升。”

说完又看着高挑女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想用一些东西换你手里的报纸。”

“沈东升同志,我叫萧香莲。”女生声音温柔,直接把手里的报纸递给沈东升。

沈东升一愣,母亲的名讳是萧香兰,跟萧香莲只差一个字

圆脸女知青夺走萧香莲的报纸,看着沈东升:“报纸可是个好东西,你想用什么东西换?”

“萱萱给他吧,这张报纸我读过了。”

“香莲姐,报纸可以糊墙,用处大着呢。”

沈东升从帆布袋里抓一把挂面,大概二两左右:“请帮我找二十张报纸,我用挂面换。”

四个女生眼前一亮。

圆脸女生急忙把报纸交给沈东升:“香莲你看着他,别让他走了。大霞二霞,咱们回去拿报纸。”

三个女生一溜烟跑向知青站,留下沈东升和萧香莲面对面。

萧香莲有些害羞:“报纸不值钱,你用挂面换报纸很吃亏。”

“报纸对我道:“萧香莲同志,请问你来自哪里?”

“川渝,蓉城。”萧香莲不太会聊天,气氛很快就冷场了。

她来沈村公社插队的时候,沈东升已经得了怪病,两人没有见过面。

“沈东升同志,知青站里有很多报纸,其实你不用拿挂面换。”

“这样啊,麻烦你帮我收集免费的报纸,行不行?”

“我……好吧。”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这时,三个女知青抱着很多报纸来到。

萧香莲的闺蜜董晓萱把20张报纸给沈东升,从沈东升手里拿走二两挂面。

双方在知青站门口告别,沈东升去黑市,四个知青拿着挂面来到知青站食堂。

掌勺师傅眼里有光,马上给四个女生开小灶,切几颗菠菜做汤面条。

五个人分享二两面条,关上门食堂大门,端着茶缸开始大快朵颐。

吃完面条,萧香莲和董晓萱去黑市,萧香莲准备买些布头做月事带。

黑市在沈村大队、凤梨镇交界处,凤梨公社的治所就在凤梨镇。

沈东升来到黑市外,刚进市场就被一个彪形拦住。

大汉得知沈东升卖挂面,就递给他一个玉米芯,又介绍牙人胡大伟给他认识。

胡大伟手里拿着秤,带着沈东升走进黑市,两人找个位置等客户上门。

“大伟哥,这里的挂面多少钱一斤。”

“1毛9分钱,跟富强粉差不多。”

“好的,我知道了。”

沈东升心里有了谱,把一张人民日报折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撕成八块儿。

这时,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路过,看见了沈东升手里的玉米芯。

他走过来说道:“小同志有货吗?让我看看?”

沈东升把一块报纸铺在地上,从帆布袋中抓一些挂面放在报纸上。

一寸长的挂面白如雪,每根的长度和粗细都一样,看起来特别漂亮。

现在的面粉分为富强牌、建设牌、生产牌,富强粉是老百姓能吃到的最好的面粉。

中年人眼前一亮,这么白的挂面肯定是用富强粉做的,这是好东西啊。

“小老弟,划个价吧。”

“两毛钱一斤,大哥不要讨价还价。”

“有点贵了,能不能便宜一分钱?”

沈东升摇摇头,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心说道:“这可是来自2024年的挂面,必须比现在的挂面贵一分钱。”

对方穿着新军装,脚上穿着新解放鞋,一看就是高级工人。

这种人工资高,可能是家里人口多,国家分配的粮票不够吃,就来黑市买高价粮。

中年大叔一脸纠结,盯着挂面仔细研究,愣是找不到任何砍价的借口。

沈东升拈一根挂面递给他:“大哥可以免费尝尝,尝完再决定要不要。”

中年人愣了一秒,急忙接过挂面生吃,竟然吃到了咸味。

心说话:“难道他做挂面时加了盐,如果这样的话,我还能省点盐呢。”

“味道还不错,麻烦小兄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